李郁走出屋子,
環視周圍人:
“王署長去了,他是為河工而死,理應厚葬。”
“陛下,葬在何處?”
李郁抬頭,指著不遠處的一處土坡。
“壘土,加高至5丈。種上松柏灌木,水泥大墓前立3尺石碑。追封大臣!”
“遵旨。”
一名勞工署官員急匆匆跑來。
“陛下,河工還、還挖嗎?”
“挖!”
“工錢還發嗎?”
“一文不少,照發不誤。”
……
避開人群視線,
走到一處河溝,李郁俯身洗手。
仔細擦洗~
并將罩在外面的大氅解開,扔進了河里。
回到車隊,
步入特制的四輪帶彈簧御駕馬車,李郁從車廂側抽出一條木盒,取出2顆對應的藥丸。
破開蠟封,服下。
兩張印著“獻方”大夫名諱的包裝紙,飄出窗外,落入不遠處的河道泥水里~
很快被絡繹不絕的民夫們踩入爛泥。
每天50文銅錢,包2頓飯。
另外,
挖河現場晝夜不停的提供熱水、簡單醫療、以及修理工具。
……
各縣衙門稍微動員,百姓們就默默的帶著工具來了。
基本上,
凡是有男丁的家庭,都會出勞力。
蘇松兩府的百姓普遍看不上每日報酬僅50文的重體力活,他們有更多渠道掙更輕松的工錢。
不過,
他們還是積極的參加了挖河!
所有人都知道,
一級河道網一旦竣工,意味著兩府從此再無內澇,從此再無灌溉之苦。
誰家要是偷奸耍滑,不出勞力。
后世子孫也抬不起頭來做人~
……
迄今為止,
一級河道網堪堪完成了工程總量的三分之二,動用人力數十萬計,工時更是恐怖。
王六因此羞愧不已。
他花掉的200萬兩經費里,大部分是人工錢。
每次他去要錢~
財稅署的人看他的眼神就像是爹媽看待敗家子,滿滿的恨鐵不成鋼。
300萬兩!
換來數十年蘇松兩府再無內澇灌溉之憂。
值得嗎?
吳廷的九成官吏都認為不值!
他們不敢腹誹陛下,所以排斥王六這個不識趣的家伙。
如今,
人死賬消,恩怨終成衙署內的茶余飯后。
偶爾有人提到王六,也不過是一聲意義不明的嘆息罷了。
……
農業署、糧食署兩位署長帶著麾下的精干吏員啟程去了武昌。
遵照陛下指示,
湖廣的糧食是重中之重。
余糧要收繳,補種要抓緊。
明年糧食能不能豐收,關系到帝國接下來的戰略走向。
爪哇火山爆發導致糧食減產的情報,只在吳廷內小范圍傳播,防止引起民間恐慌。
天象!
太容易被有心人拿來做文章了。
……
兩大因素的疊加,促使糧價應聲下降。
吳國境內,
1斤大米的市面售價已經跌到了10文,和清統區米價差距之大,令人咂舌。
第1個因素是:
進口!
廣州港對進口大米免稅。
消息傳開,
暹羅和安南的米商們紛紛組成船隊沿著海岸線航行,到廣州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