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幕僚分析的頭頭是道。
苗有林聽的心臟直突突,背后陰風陣陣。
想了想,他突然笑了:
“胡國丈是舉人出身。他卻支持廢科舉,興工商。”
“范大臣只是個童生,并未受科舉恩惠,卻全力捍衛名教。”
“這世道真娘的幽默~”
幕僚微微一笑,拱手道:
“東翁,人往往身不由己的。大家信任你擁護你,把你抬到臺上之后,你就不是你了。”
苗有林嘆了一口氣:
“明白。”
……
幕僚拱手,告退離開。
現在為東主盡心盡力,將來一份推薦信,自己就能順利的曲線入仕。
長江以南,
已經沒幾個讀書人看好清廷。
絕大部分讀書人都認為:
吳廷最壞的成就,也是第二個大宋。
清廷最好的結局,也不過是燕云十六州加遼東。
……
世上從來不缺人才,從來不缺聰明人。
缺的只是平臺。
南方讀書人集體削尖了腦袋向吳廷靠攏,形成了踩踏式的競爭。
儒家書籍售價不斷下跌。
已經到了一套四書五經印刷版,比一袋大米還便宜的程度。
原因很簡單:
既然讀圣賢書不能當官,那大家還讀了干嘛?
退一萬步說,
即使將來有一日新式科舉重新出山,這些書的內容也落伍了。那會的四書五經,還不知道會被刪改成什么模樣呢。
……
苗有林搖頭,啞然失笑。
他自認為在武官當中精明過人。
但是和文官們比起來智商簡直像個7歲小孩。
他撰寫好梧州之戰的報捷公文,令人送至郵路署,等天氣好轉一并北送。
廣州知府福成也寫了一份書信,請求煤炭署就近解決廣東燃料短缺的問題。
地點,都想好了。
湖南郴州!
郴州有煤礦,儲量尚可。
且和廣東接壤,運輸容易。
先走一段陸運之后就可走章水河——武江,運至廣東腹地。
……
關于采礦,非業內人會有幾種常見誤區。
首先,是儲量。
儲量太少的礦開采毫無意義。
其次,是埋藏深度。
露天礦淺層礦比較有開采價值,埋藏在地下太深的礦開采難度大,產量低,成本高,在這個時代也不太有意義。
最后,是運輸。
凡是無法就近實現江河海航運(短途陸運轉航運)的礦區,前途都受限。
吳廷內部早有共識:
以上3點全部滿足,方可大力開采。
發展工業從一開始就要考慮成本,講究科學。
……
吳國蜂窩煤三廠(廣州),
研究認為:
廣東全省的民用煤炭改用郴州煤炭,比用江西萍鄉煤的成本低不少。
一旦得到中樞批準之后,三廠立即進駐郴州大舉挖煤。
要不了半年,
廣東全省的民用蜂窩煤即可全部改用郴州煤。但工業冶鐵焦煤,還是必須用萍鄉煤。
……
臘月25,
幾千里外的吳皇宮。
風雪中迎來了一輛輛從金雞湖官邸趕來的馬車。
進入殿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