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來好笑。
吳廷的情報人員潛入京師,居然需要請當地的鏢局提供沿途護衛。
此舉看似荒唐,實則充滿智慧。
若不請鏢局,車隊途遇兵、匪攔路,如何應對?
起了沖突,就會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交給鏢局就沒有這種麻煩~
自古以來,開鏢局3要素:
官面有硬關系,江湖有硬路子,鏢師有硬點子。
不夠硬的,早都關門了。
……
劉千戴上瓜皮帽,快步走進鏢局。
一名中年鏢師連忙迎了過來,抱拳行禮,不卑不亢。
“久仰。”
“久仰。”
“勞煩大師兄,53車物鏢要進京,鏢禮1300兩。”
鏢師精神一振,筆挺的腰桿不由得彎了兩分,擠出笑容:
“請入屋細談。”
1刻鐘后,兩邊達成了協議。
白紙黑字,各自摁好手印,雙方的合作關系就算正式生效。
……
鏢局院里,幾十號年輕后生正在打熬筋骨,演練槍棒。
一側武器架上,各式冷兵器一應俱全。
劉千笑道:
“董鏢頭,這趟鏢價值昂貴,我不希望出任何差池。”
“您放心,鏢在人在,鏢亡人亡。”
可能是為了彰顯實力,董鏢頭喚來了1名年輕鏢師。
“給東家露一手。”
“是。”
年輕鏢師抄起弓箭,箭如流星正中20丈外的靶子紅心。
然后,得意的昂起下巴。
還不忘自夸一句:
“東家,我是滄州人,4歲開始練武。”
鏢頭董冀川補充道:
“我們鏢局里全是滄州人。”
……
劉千點頭,贊道:
“滄州鏢師,信得過。”
聽了這話,
所有人都得意的昂起頭,與有榮焉。
正好趕上飯點,大籠屜蒸的包子還有白菜燒肥豬肉,香噴噴。
明清時期,
鏢師的伙食水平甚至超過普通小地主,只因這是一個殘酷的行業,營養就是戰斗力。
當日,
鏢頭著手做準備。
次日清晨,車隊準時出發。
頭尾兩輛車都插上了旗幟——滄義鏢局。
25名鏢師手持長兵器,威風凜凜。
……
出城門,兵丁笑嘻嘻放行。
過關卡,無人檢查。
很顯然,滄義鏢局夠硬。
沿途,
董冀川走在最前面,不時和各色路人打招呼,遇到不同人,他的反應也不同。
有的只是微微頷首,有的要拱手抱拳,有的走過去主動塞點散碎銀子。
走鏢,不是打仗。
鏢師們能少動手就少動手。
動手就意味著傷亡,鏢局要養著傷殘鏢師。
動手就意味著結仇,下次走鏢風險翻倍。
走鏢本質上是一樁生意,鏢師們不崇尚快意恩仇,更不喜熱血。主打一個“以德服人”,“以錢開路”,“以武懾人”。
好的鏢局,
每年花費在買路上的公關費用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是人情世故。
……
劉千坐在顛簸的馬車里~
他發現津門府與眾不同,江湖含量太高。
沿途,有無數雙覬覦的眼睛投向車隊。
茶葉,俏貨。
若不是有董冀川和鏢局的威名震著,怕是這些人要動歪腦筋。能搶就搶,能偷就偷。
江湖上下三濫的招數數不勝數。
情報署的行動人員低頭趕車,打扮的老實巴交。
不過,
依舊瞞不過鏢師的眼睛。
……
“爹,這伙客人不簡單。”
“知道。”
董冀川大步走在最前面,體力充沛。
大兒子緊跟兩步,擔憂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