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陽山區多,百姓少,村寨分散,山路難行。”
……
李郁笑道:
“1艘船能裝500石,20艘船就是1萬石。”
“而內陸山區,沒有河道,只能靠人肩扛手挑、騾馬牽引,那1萬石糧需要多少動用多少人力畜力?背后需要多少組織力?需要何等精密的計算?”
“歷朝歷代必須倚重士紳,就是因為朝廷無法負擔如此龐大的征稅成本。”
“我吳國不重士紳,故而寡人大膽預測,接下來在新占領區征收田稅困難的問題會日漸浮現。”
“官吏薪俸、車馬損耗、以及陋規火耗、時間精力,寡人將這些統稱為征稅成本。”
眾人瞬間眼睛發光。
胡雪余激動道:
“臣明白了,關稅的征稅成本遠遠低于田賦。怕是百分之一,不,千分之一。因為田稅需要一戶戶派人上門收,而關稅只需在幾個口岸城市設卡~”
“對,目前而言,寡人還找不到一種比關稅征稅成本更低的稅種。諸位愛卿,務必要理解寡人的苦心。”
眾人高呼:
“陛下圣明。”
……
“胡愛卿。”
“臣在。”
“你牽頭召開一次茶絲瓷巨商會議。告訴他們,盡可走出去和歐洲商人談生意,能掙多少是他們的本事,寡人不眼紅。但,關稅一分都不能少交。否則,寡人滅他的族抄他家。”
最后一句,李郁的表情瞬間猙獰。
表情告訴在場人,絕不是開玩笑。
“遵旨。”
“杜愛卿。”
“臣在。”
“告訴底下人,寡人鼓勵民間搞大型工礦,鼓勵合伙聯營,鼓勵大魚吃小魚。除了足額交稅,不做其他限制。寡人的用意,你明白嗎?”
杜仁拱手:
“臣明白。向10家超大型工廠征稅,比向1000家、10000家小作坊征稅要省事。”
……
李郁點頭。
他需要盡快扶持出一批資金雄厚、技術先進,且忠于皇權的巨頭,以確保舊勢力反撲時,這幫人可以對沖。
帝王~可以自稱孤家寡人,但絕不能是真的孤家寡人~
李郁從來沒有忘記那句振聾發聵的話: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
歸根結底,是要發展。
時間緊,任務重。
自己在有生之年要做的就是快速提高生產力,盡最大可能破壞封建經濟的根基。
……
有思慮周全的臣子提出:
“陛下,如此一來,只怕大樹底下寸草不生?”
李郁想了想,干脆一步到位。
“昭告天下,即日起,對兩類人免征商業稅賦。”
“一,利用自家屋子院子為場所,不雇傭任何非直系親屬的小作坊。二,流動貨郎(衡量標準以能夠挑起貨物走路)。”
眾人紛紛點頭,仁政!
抓大放小~
李郁知道,要不了多久,江南地區的作坊會如同雨后春筍一般涌現,會成為大型工廠鏈條下的供應商、加工商。
意義重大。
……
在會議快要結束時,有一個回避許久的話題再次被人提及——確定新官制。
吳廷內部的有心之人早就發現了,其他機構一直在逐步完善,唯獨沒有“吏部”或者類似的機構。
選官(文官),長期處于無人可管的尷尬境地。
武官反而很清晰,有陸軍部呢。
甚至于,
部分表現卓異的州縣現任文官無法晉升,名單一直在御前積壓。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