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根本!
如今,在財政極度緊張的情況下,他能夠擠出200多萬兩搞體系教育殊為不易。
時機選擇的很好,規則也很完美。
阻力相對最小。
文官、軍隊、工商業主都沒有意見。只有部分舊文人恨意滿滿。
……
但無所謂,南方的舊文人已經掀不起一絲風浪。
從一開始,李郁壓根就沒想讓他們上船,一群在水里掙扎的人滿不滿意,并不重要。
你們不喜歡寡人,寡人也很討厭你們。
皇帝又不是金元寶,怎么可能人人喜愛呢。
寡人沒殺你們,不是心軟,只是不希望給處于萌芽期的新朝注入無故嗜殺的基因,破壞規則罷了。
元氣大傷的殘余南方士紳群體已經不構成明面上的威脅,最多搗鼓點沒有實際意義的小動作。
而北方士紳,建制完整。
李郁準備用一種世人怎么也意料不到的方式,去狠狠地傷害他們,讓他們痛不欲生,自然消亡。
……
教育大臣吳敖忙的飛起,他需要盡快構建起完整的三級學校體系。
要選校舍~
要聘教師~
要督促縣衙將陛下的恩情傳達到鄉村招生~
能干就多干。
吳敖是一個現實主義者,從他當初力推“廉價藥“就看的出來。
所以,
他能被陛下重用一點也不奇怪。
本質上,陛下是一個“理想的現實主義者”,有仁慈,但不泛濫。有理想,但不激進。
笑笑生曾經曰過:
理想很美好,但世上的絕大部分理想一錢不值,相反荒誕可笑。
……
沒過幾日,
宮里傳出旨意,在蘇州、松江、江陵、杭州各開設一座女子學校。
招生要求:
8歲以下,面容清秀,家境清白、知書達理。
實行封閉式管理,制服統一。
據說,開設這4所女子的學校經費是皇后娘娘從內帑銀里撥的。
雖未廣而告之,但卻在小圈子里掀起了極大關注。
入學報名競爭十分激烈。
所有人篤定這是為未來的選妃做準備,江寧王貞儀就是很好的例子。
陛下非俗人,品味高潔,喜歡玩養成。
久而久之,
這4所學校被坊間稱作“陛下的花園”,就連學生自己也認為長大了是要進宮應聘娘娘的。
實際上,大家誤解了陛下。
陛下只不過是未雨綢繆,想培養一批新式女子將來備用罷了。
……
“禁止裹腳令”也隨之而出。
規定:
5年之后,凡三級以上文官、少尉以上武官皆不得納民間裹腳女子為妻妾,否則罷黜官職。
風氣,素來自上而下。
皇室的喜好會逐漸下沉、擴散。
例如正月里推行的新風服裝,吳皇宮率先采購給女官宮女們集體換裝。
之后,
蘇松兩府就陸續有良人穿出街了。
江寧、杭州不甘落后,甚至更進一步。
守舊的老夫子們,一上街血壓就高,一邊低聲哀嘆“世風日下“,一邊目不轉睛的仔細考量。
批判歸批判,真遇到了還是要瞪大眼睛欣賞的。
畢竟儒學精髓就是:
說一套,做一套。
騙別人可以,騙自己不行。
……
新問題也接踵而來~
首先是江南的青樓業全面跟進,而且比良人更激進,具體表現大約就是裙裾更短、更窄、布料更薄。
還有,處處可見的撞衫現象。
制衣廠的樣式太少,一款就生產幾千套。這里面有個經濟學問題,款式越多,利潤越薄,反之一樣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