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桂將手底下的親兵全部遣出,竭力組織這次規模龐大的撤退行動。
昆明——騰沖。
從騰沖出境,徹底離開大清國。
人在逃亡路,銀子的意義就不是很大了。
阿桂令人打開番庫給士兵們發雙餉,兌換各類物資,還買光了昆明周邊的大牲口。
出了騰沖,那就是他國了。
缺什么,動手搶。
我大清兵打不過吳軍,還打不過瘦弱的當地土人嗎?
你說上次清緬戰爭?
此一時彼一時也。
上次輸是因為兵備孱弱、將帥庸碌、緬兵避戰連退數百里,堅壁清野拖死清軍。
這次可不一樣。
阿桂乃良帥,麾下數萬親手調教的精兵。
戰略也改了,鳩占鵲巢,就地屯墾。只要我不急,對手就得急了。
……
“王爺,游擊將軍王連求見。“
“誰?”
“咳咳,征緬那一戰,貴州藤牌兵王連因功,皇上特旨拔擢,連升7級為游擊。”
“他來干什么?”
“他想守昆明,殉大清。”
趙莊文一臉感慨,沒想到事到如今居然還蹦出個忠臣良將。
……
“王爺,事到如今,末將無話可說。唯求留守昆明,與城同亡,報效皇恩。”
阿桂沉默~
解下自己的腰刀,遞過去:
“保重。”
“謝王爺。”
王連抓過腰刀,頭也不回的走出行轅。
沿途所見,人心惶惶。
前鋒馬隊護送輜重已經開拔,于沿途設糧臺、兵站。
共計戰兵3萬余,輔兵1萬余,家眷10萬余,各類匠人5000余。
車隊一眼望不到頭,連綿幾十里,塞滿官道。馱馬拉車、牛拉車、驢拉車、騾拉車、手推獨輪車~
……
斥候不斷帶回最新消息。
“王爺,廣西吳軍已至阿迷州,沒有騎兵,都是步兵。”
“再探。”
“王爺,貴州方面吳軍暫無動靜。”
“再探。”
從戰略的角度講,湘西和廣西就是云南的屏障。兩者皆失,云南也就孤苦伶仃了。
從地理上說,相比于滇桂通道,滇黔通道的威脅更大。
……
自元朝以后,中原入滇走的最多的一條道——滇黔湘古道。
這條路距離相對較短。從昆明到鎮遠(貴州)是陸路,鎮遠到常德(湖南)是水路,運輸便捷。
如今,
吳軍粉碎了湘西地方勢力,控制了貴陽、鎮遠。
如果阿桂據守昆明繼續鏖戰第7軍團,很可能在某一日突然發現,背后出現了一支打貴州來的吳軍。
當初吳三桂起兵,主力就是走的這條路。
后來清軍反推,其中一路也走了這條路。
所以說,
“地理決定論”才是科學論。
地理——決定軍事、決定經濟,決定農業,決定地區性格,決定一切。
若要推翻地理決定論,除非人類將小型超高音速垂直起降飛行器普及到了自行車的程度,并且燃料隨處可得。
……
云南戰場,
一方在不緊不慢的進軍,零星擊潰小股清軍接收地盤。
一方在忙不迭的大踏步后撤。
昆明幾成空城。
野狗在街道歡快的溜達。
破衣爛衫、散架車輛、糧食、兵器、家什丟了一地。
阿桂站在城墻上望著最后一批兵丁出城,一聲嘆息。
“走吧。”
走出2里地,他騎在馬上回頭望了一眼。
別了,昆明。
趙莊文騎馬跟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