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
施令洋的15000大軍已在城外。
望著城中騰起的黑煙,他低聲囑咐:
“傳令下去,見人就殺,此戰不要俘虜。”
“嗻。”
在鼓聲當中,烏泱泱的兵丁扛著云梯殺向漳州。
當面之敵軍心已潰,只需輕輕一推,后面就可以為所欲為了。
打這種鳥仗最爽了。
正如施令洋所料,5000多守軍打著白旗放下吊橋投降,迎頭撞上了施家的火槍隊。
槍聲不絕~
施部的兵丁展開了一邊倒的殺戮。
……
施令洋爬上城郊鼎寨山俯瞰戰場。
他早就想好了,一定要搶先殺光所有效忠海澄公的士兵、官紳以絕后患。
施家一脈經歷了太多的風風雨雨,對歷史足夠了解。
靖海侯和海澄公,都是國姓爺鄭氏舊人。
初代海澄公出身低微僅僅是個衙役,后成為鄭氏悍將,卻在明清大戰的關鍵時刻帶著精銳,以及儲備了海量兵甲的堅固堡壘海澄縣一起投靠了清廷。
鄭成功被氣的吐血。
天下大定后,靖海侯和海澄公兩家同在福建但關系惡劣。
清廷歷來是用海澄公一系防備自己。
所以,
如果今日自己仁慈,留下俘虜。他日吳皇就會釋放重用這些原海澄公系官兵來制約自己。
帝王心從來如此。
……
火焰、屠殺~
士兵們在充分釋放著心中的暴虐。
施令洋站在70余丈的山頂默默注視著這一切。
人什么要往上爬?
因為爬上山頂看待世人,就像人類看螞蟻。成千上萬的螞蟻因自己一吹而動,一意而死。
施令洋抬頭仰望,天空湛藍,純凈空透。
他想,
天上應該是皇帝的獨享視角吧。
在皇帝眼里,所謂的世襲靖海侯也只不過是只豺狗罷了。
……
不知過了多久,
一名施姓軍官爬上山頂,低聲稟報:
“侯爺,廣州吳軍第5軍團校尉苗有林苗大人來了。”
“走,下山恭迎。”
苗有林騎在馬上望著宛如地獄的漳州城外。
不遠處,靖海侯的士兵們正在搬運尸體,一具具丟進九龍江,沖入大海。
苗有林表情復雜,招手示意幕僚跟上來。
倆人低聲交談。
幕僚一番分析,他煥然大悟。
苗有林這個人好就好在能夠認清現實。他知道自己沒那個文官腦子,所以遇事愿意多聽幕僚的。
“夫子,我已經推薦你入學資格了,明年開春去報道,畢業了外放個知縣不成問題。你想去哪個省?我幫你運作運作。”
“謝東翁。”
……
幕僚按捺住心中狂喜,低聲道:
“如果可以的話,在下還是想回廣東。”
“確定?”
“確定。”
苗有林滿口答應。
他以為是幕僚向自己表忠心,實際壓根不是。
第5軍團駐廣東一年,但不代表會永駐。野戰軍團說走就走,不過陸軍部一紙調令罷了。
幕僚只是判斷在廣東沿海當知縣未來的前途會更光明。
帝國重工商、海貿。
試問,天底下還有比廣東更能同時滿足這2個條件的區域嗎?
江南也比不了。雖然江南可以江海聯運,但相比廣州,南下船隊航程憑空多了1500里,且需經過風波詭譎的大員海峽。
……
如今,整個福建三分之二已歸吳廷,僅剩閩西少數區域尚未歸附,但也只是時間問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