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能打的兵都沒了。
地方士紳、豪強的抵抗心理也不強。
吳廷雖然全面征收田賦但是開放了海禁,對大部分閩地大戶來說利大于弊。
福建擁有大片良田的士紳無非就那幾姓罷了。
黃氏完了,田產充公~
林氏書香門第,即使有抵抗之心也無抵抗之力。
此外還有陳氏、嚴氏、吳氏。
這些名門大族全部選擇低頭獻上忠誠。所以,那些孤零零的地方官還能掀起什么風浪?
……
原本駐扎在浙江的吳軍開進了福建,從容收拾殘局,該抓的抓,該殺的殺,該抄的抄家。
于此同時,
陸軍部調令抵達湖北:
“第4軍團進駐漳州府,準備渡海接收大員。”
調令抵達之日,軍營一片死寂,所有人如喪考妣、唉聲嘆氣。
走私生意完了。
白花花的銀子飛了。
……
不過,軍令如山。
第4軍團還是默默收拾行裝準備踏上征途。
臨行前他們做了一件大事,從北邊的茶葉走私商手里提前收了一筆定金。
不多,20萬兩。
然后揚長而去,把鍋砸了~
我4軍團吃不到的飯,其他人也沒別想接著吃。
甭管誰想繼續這個走私生意,都繞不開一個無解的困境——信任。
信任很脆弱,一旦打破就很難修補嘍。
很難說,4軍團是不是吸取了在揚州搞走私的教訓。
黑吃黑的消息傳到京城,多位王爺、軍機氣的罵罵咧咧。就連于敏中也頗為郁悶,茶葉走私生意有他的1成股。
……
第4軍團收拾行囊先至武昌集結,順手將銀子存入四海票號之武昌分號,主要是看中了票號的異地取銀業務。
充分體現了對朝廷的信任,以及4軍團不拘小節的作風。
老子出來打仗,掙點銀子寄回家怎么了?
天經地義~
之后,
他們坐船順江而下,在太倉換乘海船駛出長江口順著海岸線南下。
沿海岸線航行抵達漳州府后,就地休整。
何時登船渡海?
那得看老天爺的脾氣。
正值夏季,
狂暴的太平洋臺風來嘍。一場接著一場,摧枯拉朽。
……
臺風呼嘯時,
一場頗為專業的地理研討會正在第4軍團的指揮部舉行。
參會除了幾十名軍官,還請來了一名頗為了解大員的福建百姓。
“諸位軍爺想問點什么?”
“大員島上,有哪些危險?”
“啊?”
“就是有哪些容易死人的情況?”
“哦哦,海峽風高浪大,必須用大船,配備有經驗的水手。小船傾覆的太多了~”
黃肆點點頭,兩點都滿足:大船、熟手。
又問道:
“還有嗎?”
“島上蚊蟲多,叮咬會生病。”
“繼續講。”
“絕對不能越過番界,東面全是原始森林,山里有瘴氣、毒蟲、還有吃人的生番,哎~”
“沒有平原嗎?”
“有,太有了。整個西海岸都是盛產稻米的大平原。走遍咱大清~哎呀錯了,走遍咱大吳,軍爺們找不到一處比大員米價便宜的地方。”
……
眾軍官對視,紛紛露出欣慰的笑容。
大員,雖孤懸海外。然海闊天空,大有所為。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