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刀硬弓,進退如山。
鄭春壽很想擁有這樣一支軍隊。
……
天下大亂,群雄并起。金寨村只是一個縮影。
蘇魯豫皖狼煙四起,大哥們紛紛登場,或殺官造反,或被官兵剿殺。
砍頭只當風吹地~
這是一片生機勃勃的熱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精神千年長存。
情報署署長劉千坐鎮揚州調來了大批精悍下屬潛入中原,觀察為主。
于此同時,
長期按兵不動的江浦鎮也不再沉默。
胡之晃當眾剪辮,高呼:
“天地不仁,百姓無以生存。這樣的朝廷不要也罷,我,胡之晃,要為中原的父老鄉親討回一個公道。”
“替天行道,誅殺惡官。”
數千人舉起刀槍跟著高呼,現場剪辮。
……
“賢婿,你給我透個實底。你是不是那邊~”
胡之晃笑笑,低聲道:
“好教泰山放心,我早就是吳廷的人了,和吳皇陛下乃是八拜之交。”
“哎呀呀,好啊,太好了。”
董員外狂喜,臉漲的通紅。
“咳咳,不過我還得叮囑你保密。陛下說事關金融國策,和四海票號有關系。總之我也不是很懂,保密就是了。”
“明白,明白。”
四海票號已經過江,分號開到了揚州、安慶。
誰也不知道陛下的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只有票號掌門劉金鑫和于敏中最清楚。
……
大清朝的票號行業,原本是山西商人一家獨大。
數年前,李郁炒海貿概念,把重倉囤積茶、絲的山西票號坑的傾家蕩產。
后來,
清廷又殺雞取卵,導致山西票號行業消亡。
不過,
親王貝勒、和珅、于敏中等人都出手搶下了部分票號尸體,之后借尸還魂,搞起了自己的買賣。
大致模式就是:
票號改個名字。以前的存銀統統不認,以前的貸銀必須追繳。
不服?
全家寧古塔唄。
……
所以,如今北方的票號兩家獨大。
一家叫“中盛”,一家叫“萬和”。
同時,一個謠言在客戶群體當中逐漸傳開。
吳廷的四海票號進軍北方了。不分滿漢、不分官民皆可去存銀,受保護。
看似荒誕~
但是嗅覺敏銳的官紳們依舊很認真的打聽著內幕。到了他們這個層級,對于敏感謠言從來不會嗤之以鼻,而是會認真琢磨、追根溯源。
打仗歸打仗,生意歸生意。
今日的敵人,未必不是明日的朋友。
中盛票號開封分號的大伙計就接到了請帖,邀請他到酒樓一敘。
……
大伙計和貴人的管家吃酒。
身份相符,可以聊的比較深入。
酒過三巡,
管家就問道:
“最近坊間傳聞,南邊的四海票號進駐開封?有這事嗎?”
大伙計神秘兮兮,
開始賣弄:
“四海票號乃是吳皇皇產,性質特殊,說是到咱北方開設異地取銀業務。比如,咱可以開封存銀,蘇州取銀。”
管家點頭,主動給大伙計斟酒。
又問道:
“巡撫大人就不管管?這可是敵產啊。”
大伙計得意的喝空杯中黃酒,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