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州大人,咱們怎麼辦?”
“穿插,就打一次,不行就撤。”
“嗻。”
……
500漢軍正白旗騎兵跟著主心骨袁常在,抓住機會楔入了兩塊矛方陣之間。
寬度大約20丈。
騎兵們穿插,快速拋射。
兩側的烏合之眾們不斷有人中箭倒下,出現騷亂。即使有督戰隊,依舊出現了不少逃兵。
好在,
總有聰明人。
一群包衣高呼著“吳皇萬歲”的口號,離開軍陣,紛紛擲出手里長矛。
騎兵穿插時,其側面面積夠大。
軍官們一看這法子好。
立即高呼:
“沖上去,投擲長矛。”
數百根長矛破空,誰挨上一下都是重傷起步,這可比箭矢厲害多了。
本作品由整理上傳~~
……
一番亂戰,
寧遠知州袁常在也意識到啃不動,不宜糾纏。遂帶著300馀騎遠遁,消失在了天際線。
遼東軍團歡呼。
“贏了,贏了。”
施令洋卻是冷著臉開始執行軍法。
渾河畔!
400多逃兵丶200多畏縮不前之人被斬首示眾,尸體被推入河面,往下游飄去~
督戰隊的包衣們砍的性起,一個個渾身血紅。
既然有罰,就要有賞。
率先沖出來投擲長矛的幾十名包衣得了賞賜,銀子丶兵甲和肉食。
殷東耕喜氣洋洋,他是第一個想出“投擲長矛”的點子的人,露大臉了。
榮升千總。
穿上了棉甲,分到了幾錠金子還有一頭代步的驢。
……
吳軍提審傷兵,詫異地得知這位袁知州乃是袁崇煥之后裔。
崇禎殺了袁崇煥之后,老袁的遺腹子出仕清廷,后因戰功被抬入漢軍正白旗。
老袁是文官,但他的后世子孫卻武運長久。
功過很難評。
總之,各為其主。
目睹了戰斗全過程的長灘屯旗丁,心防崩潰,決定開門投降。
打出白旗,提了個條件:
任憑發落,也愿意編入軍中效力。唯一條件是他們要在一起,不可打散。
……
“侯爺,這可是正宗滿旗,能信嗎?”
“殺!與其提心吊膽,不如直接殺了乾凈。深入敵境,危機重重,容不得一絲僥幸。先答應了,等他們出堡棄械后再殺。”
2刻鐘后,長灘屯旗丁男女老幼200多號人走出屯堡,跪地投降。
施令洋右手下壓。
數百名剛收攏的新附包衣舉著刀矛沖上去,須臾之間,留下一地尸體。
投名狀~
妥了。
又得了上百頭大牲口,機動力保持。
……
如此高強度行軍,人吃不消,整個隊伍的速度明顯變緩。
施侯舊部得了授意,縱馬狂奔,
高呼:
“弟兄們,盛京不遠了。打盛京,掘皇陵,人人發大財。”
“快啊,別磨蹭了。”
“皇陵里面金山銀海,要啥有啥。”
“隨便抓一把,就夠你們吃幾輩子。”
一呼百應!
士氣瞬間翻倍。
尤其是那些新附包衣,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了。竟有這等好事?剛加入隊伍,就發金子,趕上好時節了。
必須賣命,狠狠的賣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