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叫留白~
為將來留出發展的空間。
所謂的50畝地也是個概數,沒人丈量,士兵就站在田邊一指。
“這邊到那邊,都歸你們屯。”
然后,監督移民們打下幾百根木樁作為地界。
臨走前,還不忘拋下一句:
“河里有魚、林子有野獸、山上有樹,隨便搞,屯子周圍的一切都是你們的。陛下為你們撐腰。”
“記住,要團結。”
“以后都是一個屯的人,不要鬧生分。”
士兵走后,眾人開始互相介紹。果然,來自五湖四海。
實際上,
他們在海州登船時就被刻意打散了。
吳廷需要一個五湖四海移民混雜的新東北,一個帝國的新糧倉。
……
淮安府。
一處鎮子改成的流民醫院,周小江的妹妹周小白尷尬的穿好棉衣。
軍醫很淡定:
“你沒病,是誤診。”
還好,這是18世紀。
那位誤判的女蒙古大夫也無需承擔任何責任。在流民分揀站,每天分揀數千人,x光機來了也要冒煙。
“大人,我想去找我哥。”
“唉,你到哪兒找呢?也許是去了旅順,也許是去了爪哇,這就好比大海撈針。”
見女孩眼眶紅了,大夫干脆提議:
“我看你手腳伶俐,就在這幫幫忙。管飯,管住。”
……
周小白能說什么呢,只能套上白大褂戴上白帽子,留在這里從雜役做起。
衛生署的職業晉升路線是:
雜役——助手——蒙古大夫——軍醫——軍醫官。
衛生署不論資排輩,只看技術和膽量。
……
醫院里的生活忙碌而充實。
每日三餐有充足的碳水和蛋白質,瘦弱的周小白很快就長開了,肉眼可見的花骨朵綻放。
偶爾有其他雜役說:
“周小白可憐吶。”
立馬被人反駁:
“因為戰爭死掉的士兵、百姓成千上萬,數都數不清,誰不可憐?誰是有辜?因為她漂亮,就比別人可憐?”
“都是命。”
旁人感慨:
“這年頭,還真是可憐不過來。”
……
吳廷衛生署重視消毒步驟。
周小白個人的消毒、包扎流程做的很好,又很快掌握了常用漢字500個,所以從雜役晉升為助手。
每天忙忙碌碌,倒也來不及悲傷。
“來活了。”
周小白趕緊戴上厚厚的棉紗口罩,牢記大夫在現場講述的幾種常見傳染病癥,麻利地甄別出了疑似肺結核、紅眼病、白喉、瘧疾的若干病患。
附近有專門收治這類病人的傳染區,由武裝哨兵巡邏。
病人要么康復了自己走出來,要么變成尸體被人抬出來。
醫院,是各類新藥和新銳治療理念的試驗場。
18世紀的科學主打一個奇思妙想~
什么妖魔鬼怪的治療方式都有人推崇,哪怕貴為國王也很難避免被庸醫用烙鐵、錘子、刀子折騰。如果要說可憐的話,華盛頓也挺可憐。
……
鄭春壽也在流民當中。
從清河縣泅渡之后他就丟棄武器,扮作流民乞討,一路往南走。
結果,
稀里糊涂的走到了淮安,先被分揀,后被扔進了醫院。他沒反抗,琢磨著朝廷不可能養他太久,早晚會讓自己離開。
他想回到大別山金寨村,那里~有他的家園,有他的柿子樹,還有他的貓。
但是,
命運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
一隊士兵突然開進醫院,帶走了所有康復的輕癥患者。
“軍爺,去哪兒?”
“閉嘴,上船。”
……
1天后,
船只抵達江北小城,儀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