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壽目瞪口呆,望著停泊在碼頭的一艘巨大的三桅帆船。
“軍爺,這是送我們去哪兒?”
“閉嘴!”
在士兵們的監視下,他人群踩著跳板走上海船,隨即被驅趕到船艙下。
揚州籍船老大吆喝著:
“起錨,升帆。”
他的目的地是爪哇島首府——巴達維亞。
艙內的這些人將成為四大鹽商旗下的揚子江公司在巴達維亞附近開荒的農場小頭目。
沒錯,
陛下按照借款比例將巴達維亞7成土地正式轉讓給了32家大小商人。
……
開荒,需要人手。
揚子江公司決定從本土拉一批人去爪哇監督土著耕地,傳授耕地技能。
如此小事,
不知哪位大人隨便打了個招呼,淮安府就免費送了500人。
如今到處亂糟糟的,北方大洗牌。甭說從冊子上抹掉500個康復的輕癥病人,就是抹掉5萬個健康的流民也沒人在意。
人,不值錢。
……
船只剛升帆,卻被岸邊一飛騎截住。
“暫緩升帆。”
“陸軍部,需要捎幾個人去巴達維亞。”
沒轍,等待半個時辰后。
船上多了5名乘客,2名軍醫、2名蒙古大夫,1名女助理。
船老大愕然,琢磨了半天,他決定把尾艙一處艙室騰出來安置這位女乘客。
搭載女人很麻煩,但是誰敢拒絕陸軍部呢。
這艘從東印度公司買來的嶄新500噸海船緩緩離港,駛出長江口,沿著海岸線開始了漫漫航程。
甲板水手當中,有好幾張歐洲面孔。
根據海軍部統計,正在為海軍和民間商船服務的的外國籍水手已超過3000人,其中有1000人接受了歸化。
……
甲板上,
幾名軍醫閑聊。
航程漫漫,有個女人聊聊天是極好的。
“周助理,你怎么會主動報名當海外隨軍軍醫?”
“我有個哥哥在淮安府失散了,后來有人說看見他上了去巴達維亞的船。所以~”
軍醫目瞪口呆,嘆了一口氣。
這樣的理由也太荒唐了。九成概率,小白是被人忽悠了。
“軍醫官,您又是?”
“陸軍部承諾,我在駐巴達維亞期間發放雙餉。5年期滿之后,可官升2級。所以,我想試試。”
“此去海外萬里,大家要互相照應。”
周小白扭頭,見陸地邊緣已徹底消失。
眼眶紅了。
……
北伐戰場,如火如荼。
吳軍在直隸府清河縣解決了最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軍后,面前再無任何一支成建制之敵人。
一路坦途,直趨燕京。
后勤任務也越發繁重。
一條葬送了隋煬帝楊廣生命的京杭大運河,幾乎承擔了東路軍9成的后勤,和6成的賑災物資運輸。
卻不知,若楊廣地下有知,作何感想?
都說天才和瘋子只有一步之遙,其實圣君和昏君也是如此。
……
行軍期間~
每天,李郁從花名冊上隨機勾選不少于5位軍官談話。
每天,李郁會下沉和士兵們共進餐食,和藹可親的詢問士兵的家庭狀況,并賞賜給酒肉。
這么做的原因不復雜。
軍權很特殊。
不是你拿著虎符、就能指揮幾十萬大軍如臂所使。
甚至哪怕你是太子,今天登基,你都未必能繼承父皇的軍權。
身為開國之君,一個想大刀闊斧的君主,李郁必須牢牢抓住刀把子(軍隊和情報機關)。
……
燕京,殘雪依舊。
急促的鐘聲響徹皇城內外,群鴉驚起,朱門膽碎。
聽到鐘聲,大清的王公大臣、京官勛貴們急匆匆的奔向午門,想知道究竟發生了什么事。
皇城戒備森嚴。
侍衛親軍甲胄在身,刀槍出鞘,肅立在從午門到太和殿的廣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