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河的糧食由官府提供,百姓們自帶工具,自己出力。”
“公告上給我寫清楚,本撫親自坐鎮省城,江北省知縣以上官吏的家眷都搬到淮安來。如果黃河崩,大家一起游水。本撫是江西九江人,打小會游泳。”
眾人噤若寒蟬,紛紛領命。
……
江北省落地,引起了許多人蠢蠢欲動。
江寧看皖南,越看越順眼。
皖南看江寧,越看越愛慕。
他們四處活動希望合并。
酒樓茶肆、街頭巷尾天天議論,輿論搞的很大。
太平府、寧國府、池州府、徽州府、廣德州所有官民,一致擁護江寧做省會。
大哥必須是江寧,江寧必須是大哥。
馬鞍山人最得意,他們早就被吳廷劃給了江寧府下為一縣,馬鞍山人就是江寧人。如今,坐看風云。
……
根據市井的小道消息,陛下準備以蘇松兩府為主體建京畿府。
所以,
常州府好像很孤獨的樣子。
于是江寧人搞起了10萬人簽名書:請設江南省!或者江寧直隸府!
想把鄰居常州府也納進來。
結果,
簽名情愿書剛進入常州府,就被憤怒的常州人攔截,一把火點了。
雙方拳腳相對,打的烏煙瘴氣。
兩地民間關系因此急劇惡化。暫時停止了嫁娶、商業、游歷。
聽聞此事的黃文運,感慨:
江南人還是吃的太飽了。
把這幫扯淡的人統統拉來江北挖兩天河,就沒心思搞這些無聊的玩意了。
……
挖河!
成了江北省兩代人的噩夢。
好在新官府還算仁慈,一天兩頓,一干一稀,初一十五會有點油星子。
宣傳署傾巢出動,常駐江北,還調來了400名說書先生。
宣傳重點有兩條:
一,挖河利國利民利已。
二,為了子孫。
實際上,江北百姓也都知道水災猛于虎。
3丁抽1,專一挖河的話,動員阻力不算大。
這讓黃文運也松了一口氣。
他原本的預案是,不從之家,流放南洋。不從之縣,辟為泄洪區。
現在看來,自己不必做酷吏。
做好后勤就夠了。
他這個巡撫實際上就兩件事,一,督耕。二,治河。
好在分田落下了塵埃,民間普遍擁護新官府。如果黃河不泛濫,30畝地的家庭絕對可以過上可以的日子。
只不過挖河工程巨大。
3年之內,江北是看不見曙光的。
……
吳皇宮。
三名番邦使者尷尬的站在殿內。
他們分別代表流球王國、安南王國、高麗王國前來朝拜,送上了很寒酸的貢品,企圖賺取上百倍乃至上千倍的回報。
陛下冷漠的聲音在殿內回蕩:
“告訴寡人,什么是藩屬國?什么是上國?”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