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淮生冷冷說道:
“督糧官,你記錄一下。”
“第一道軍令,通知固原、華亭、隴縣三城守軍,立即焚毀城池,掩埋水井。東撤并入慶陽府、平涼府、寶雞縣。守住這道防線,堵死西北叛匪竄陜之可能。”
“第二道軍令,通知西安,無需再給大軍運糧。大軍很快出山,可在寧夏平原征糧。”
督糧官匆匆寫完。
林淮生過目后,用印。
一旁的高級參謀問道:
“林帥是想堅壁清野?”
林淮生很認真的解釋道,“這附近我熟,民風彪悍,溝壑縱橫,很好藏人。如果敵人鐵了心和我軍周旋,就很麻煩。”
“所以,林帥打算從后勤著手?”
“嗯。這片地區最大的軟肋是物資。苦寒之地,供養不起一支龐大的脫產軍隊。”
……
林淮生又繼續下令:
“明日開始,士兵沿途燒毀所遇村莊,掩埋水井,對附近僅有之水泊亦可加以破壞。”
“百姓愿意遷徙,可徒步跟在大軍后面,官府會負責將他們遷徙至西域的水草豐茂之地。”
“公然違抗者,殺之。”
之后,
大軍一路狂奔。
在荒原之上默默行軍10日,連續攻取同心城堡,河西鎮、紅寺堡,中安堡。
駐馬黃河邊。
望著滾滾黃河水。
林淮生罕見的派人到附近尋找他做刀客時的一家舊相識。雖不算衣錦還鄉,卻也想報答友人。
……
鳴沙堡。
西涼國的原始股東,前寧夏總兵,馬青樹在屋子里來回踱步,焦慮不安。
他已經意識到如今的吳軍比當年江北之戰的吳軍還要可怕。
“總兵大人,戰還是撤?”
“繼續挖山,一刻都不要停。我的鳴沙堡不是那么好啃的。”
“嗻。”
鳴沙堡,是一座掏空了半個山修成的堅固堡壘。
外側厚達3尺的天然石壁甚至能夠防一般炮彈。
居高臨下,糧彈充足。
寧夏平原的第一堅城,絕不為過。
前后已經修了2年半,死掉了幾千勞役,內部糧草堆積如山,士兵都是心志最堅定的漢子。
……
說來也好笑。
江北揚州一仗,清軍慘敗。
逃回來的寧夏總兵馬青樹受甘肅巡撫王廷贊之托,修建此堡,以堵截本省崛起的幾股反賊。(此時是甘肅省寧夏府。)
結果,大清亡了。
甘肅巡撫王廷贊收拾行李帶著全家跑去投吳了。
望著風中飄揚的西涼國旗幟。
眾兵丁狂熱歡呼:
“西涼國,萬歲。”
每天,堡內守軍都會如此歡呼好幾次,這是他們的理想,是他們打仗的信念。
為自己打工的感覺,不一樣。
……
“四弟,你來了。”
馬青木風塵仆仆,端起茶碗咕嘟咕嘟一頓喝,從蘭州府一路狂奔到寧夏府,確實累壞了。
“三哥,快撤吧。”
“不撤。”
屋內沉默。
倆兄弟氣呼呼的各自捧著一碗面,呼哧呼哧猛吸。
吃完之后,馬青樹一抹嘴:
“大哥死了,你和二哥守蘭州,小心點。”
馬青木說道:
“我就不贊同守城,多搞點騎兵,來去如風,我們何必苦苦守城呢?”
馬青樹煩躁的一拍桌子:
“你個憨娃,什么城池都不要,我們的西涼國是什么?是馬匪嗎?怎么號召西北的義士?”
“唉~”
……
鳴沙堡。
宛如工地,石匠們忙碌不停。
大錘敲鐵纖,火星四濺,碎石落下。
“整個山體已經被我掏空了一半,你看,如此堅壘,吳軍拿什么打?”馬青樹冷笑,“除非,他的炮彈長了眼睛,還會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