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前方有友軍堵路,土爾扈特人也及時亮出了一面“騰空千里馬”軍旗,表明身份,這意味著西征軍終于會師了。
……
4日后,
鳴沙堡前,硝煙彌漫。
吳軍集結了100多門各類口徑的大炮猛烈轟擊。
炮聲如雷。
山坡上,碎石屑簌簌滾落。
堡內,西涼軍就這么坐著,并不反擊。
馬青樹走來走去,給所有人鼓氣:
“隨便他轟,隨便他打。”
“鳴沙堡就是被轟上一萬發炮彈,還是鳴沙堡。”
半個時辰后,
李小五主動叫停了炮兵。
待硝煙散去,他瞬間倒吸一口涼氣。
“麻煩大了。”
……
當日,在盾車的掩護下,吳軍步兵發起了兩次進攻。
堡前坑洼難行,必須先填土。
浪費了1個時辰,死傷100對多人。
堡內的劈山炮不時噴出火光。
吳軍幾乎無法壓制躲藏在石壁之內的劈山炮。
好不容易填平了那些溝溝壑壑。
發現鳴沙堡所在的山體光滑,唯一的上山通道,窄窄的石階僅容一人通行。
又是200多人傷亡后,李小五果斷叫停了進攻。
令炮兵用僅有的2門12磅加農炮轟擊,觀察毀傷情況。
最終,他確定意義不大。
……
“司令官?”
“你們看,火炮基本鑿不動石壁。除非炮彈直接鉆入洞口,打到里面去。這太難了,概率很低。全靠人命填的話,誰又敢賭這堡內儲存了多少火藥?”
參謀們默默點頭。
炮兵軍官也望堡興嘆。
老兵都看的出來,強攻的傷亡會是個很可怕的數字。
搞不好,半個軍團都填不平。
……
“派人去請示林帥,就說鳴沙堡堅固,下官建議暫不攻取,改長期圍困。”
次日,
林淮生批復來了。
“照準。”
1個步兵營,1個騎兵連,1個野炮連被留下執行長期圍困的任務。
士兵們征集了1000多名附近的夫役,圍繞鳴沙堡挖掘了三道壕溝三道矮墻組成的環形包圍公司。
修筑了4處兵營,50幾處瞭望木樓。
騎兵在1里之外扎營,確保無人能夠逃脫。
士兵們還將馬青木一行人的尸體拉回來,用木棍穿起來,安置在陽光下默默暴曬。
士兵嗯并不知道馬青木的身份,只當是鳴沙堡派出去聯絡援兵的,想著這樣或許可以打擊敵方士氣。
……
吳軍知道西涼軍的目的,西涼軍也知道吳軍的心思。
總之,大家只能耗著。
誰先沉不住氣,誰先進攻,誰就先完蛋。
耗!
耗到一方糧食吃光。
圍困的日子,寧靜而枯燥。
雙方的士兵每天巡邏,發呆,曬太陽。偶爾閑的發瘋,就互相對罵一頓。
……
吳軍嘗試了勸降,但無效。
堡內的敵人頑固的很,囂張的很。
一次例行巡邏完畢,午餐時間,騎兵少尉吳老二突然冒出一句:
“堡內肯定有水井。”
眾人紛紛點頭。
“少尉大人,此處距離黃河不遠,地下水水位不會低,挖個水井不是難事。”
吳老二一邊扒拉米飯,一邊含糊不清:
“他們的糧食早晚有吃光的一天。”
眾人亂糟糟附和。
不過,就這么耗著總是覺得心累。
閑的發慌的士兵們,忍不住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