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軍官點頭如搗蒜,義憤填膺。
2刻鐘后,
圍困的吳軍用槍炮和馬刀痛快地干掉了幾百名爬出工事企圖詐降的西涼國余孽,自身無一傷亡。
輕松占領鳴沙堡。
西涼的最后一點余光,就此消失。
攻陷鳴沙堡的消息甚至沒有引起一絲波瀾,沒人關注這里的小小戰事。
不過軍醫被敵人凄慘的死相嚇到了。
下令全部焚燒掩埋,深挖深埋。
……
當前~
整個西北只忙一件大事——移民。
鳴沙堡以南500里。
寨子里的人驚恐的望著一隊兵出現在天際線。
吳軍的移民龍騎兵,騎馬騎騾皆有。士兵們穿的紅黑軍服和腳下的荒涼黃土地形成了鮮明對比。
望山跑死馬。
小半個時辰后,他們才抵達寨門。
50余名士兵提前下馬,栓好坐騎,裝填子彈,上好刺刀。
之后,
才散開隊形走向寨子。
一名中年傷殘士官手按劍柄,慢步走向人群。
灰蒙蒙的寨門寫著:
“豐水寨”。
他忍不住笑了,附近方圓50里僅一條小河,水豐在哪里?
……
“誰是甲長?朝廷既有命令,你們為何不搬遷?”
人群中一老漢走了出來,表情雖然恭順,但語氣很堅決:
“軍爺,我等祖輩在此,住慣了。”
中年士官推開甲長,站上石碾,冰冷環視在場的一百多人。
高聲道:
“老人可以不搬,年輕人必須搬。”
“阿拉山口以西有水有地,你們去了就有50畝好田分。這是陛下的善意,如果你們不識好歹,那就說明你們的日子過的很美。”
“既然日子過的很美,那你們就沒有理由不交皇糧,今日,把歷年拖欠的糧賦一并交齊,你們可以繼續住下去。”
“否則的話~”
士官點燃一株香,插在地面。
“香火盡,寨子亡。”
……
武力威懾下,
有三十多名年輕人含淚踏上了搬遷之途。
他們咚咚咚磕頭,告別親人,一步三回頭離開貧瘠但懷念的故土。
中年士官望著這“撕心裂肺”的分別場景,竟是哈哈大笑,還摘下馬鞍旁的皮囊灌了一口朗姆酒。
這幫移民只要出了阿拉山口,有的是毗鄰河岸的肥沃土地分。要不了2年,他們就能體會陛下的恩情。
樹挪死,人挪活。
老思想要不得。
陛下的出發點是好的,弟兄們執行的手法也是好的。
講道理是不可能的,軍爺不是秀才。
……
最近,
帝國從中樞到民間,天天都在批判“守著2畝瘦田死也不肯挪窩”的保守思想。
官吏保守,就罷官。
商人保守,就破產。
小民保守,就流放。
……
李郁就差拍著桌子大吼:
誰保守,誰就該死。
錯過這百年窗口期,天下將無一寸無主土地可占。
當前,帝國要積極地在五大洲四大洋跑馬圈地,疏散人口,布局未來500年。
殖民地早晚都會獨立。
但世界各地的移民后裔,卻會一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