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2年秋季~
文官學校的畢業生典禮上。
氣氛狂熱。
李郁現場演講:
“帝國有3萬萬百姓,寡人想讓他們每天都能吃上肉湯大米飯和肉湯白饃。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你們的膽子需要再大一些,步伐再大一些。”
“帝國有太多的空缺等著你們去填補。”
“從知縣到封疆,從知縣到大臣都不是夢。今后,帝國的文官提拔不設年限。寡人將給予你們最大的寬松,最大的自由。”
“帝國是寡人的,也是你們的!”
畢業生們激動的滿臉通紅,舉起雙臂,高呼萬歲。
典禮結束后,
附近的太湖漁民足足撈了8000斤飄在水面的大魚,顧客買回家剖開魚腹發現,魚鰾全炸了~
……
整個1782年,帝國沒有用兵,而是將精力財力人力用在了民生、科技、工業。
這一年的高速發展,主要表現在:
一,廣州的對外貿易額逐月飆升,終日商船不斷。巡撫福成請示朝廷后,為廣州港擴容,增建香江港作為補充。
二,帝國的茶葉產量再次飆升,各地繼續推進改稻為茶,凡丘陵、山巒皆可改。
三,治黃工程繼續推進,忙而不亂。
四,蒸汽船開始量產,蒸汽機車繼續改良。
五,棉紡工業、冶金工業、采礦業規模持續擴大,機器生產勢不可擋。意猶未盡的巨商們開始吸納民間股本。
六,各種科技發明層出不窮,雖是泥沙俱下,但其中也不乏金沙。
七,殖民地各類資源輸入帝國,初步嘗到了殖民甜頭。
八,東北、西北屯墾順利。
九,國際關系穩定,賈伯爵在歐洲的報紙上公開喊出了“自由貿易”、“以人為本”的價值主張。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教育和衛生事業再次滯后。
……
按照借款條約,商人們的第三次借款到了。
3500萬兩。
這一次,沒有用于采購巨商旗下工廠的商品。
而是用在了基建。
其中700萬作為伊犁直隸府的建設經費,500萬兩撥給江北省作為治河經費,500萬兩作為省際水泥道路經費,250萬兩作為京杭大運河的疏浚經費,100萬兩作為科技發明獎勵。
吳皇花錢如流水。
主打一個左手入帳,右手就出。
好在帝國年度財政結算,歲入折銀飆升至兩億八千萬兩。
……
寧夏平原,黃河之畔,鳴沙堡。
西涼國的余孽們終于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守軍普遍出現了牙齦腫爛,說話嘶啞,發燒,口鼻流血的跡象。
堡內有糧,有火藥。
但缺乏維生素,壞血癥無法避免。
眼睛流血的馬青樹費力的靠著射擊垛口,想吸納一些陽光的熱量,幻覺不斷出現。
堡內,和他差不多癥況的人比比皆是。
鳴沙堡的戰斗力,無限接近0.
……
堡外,圍困一年的吳軍生龍活虎。
他們有糧食有肉類有蔬菜供應,每日例行巡邏,生活好似度假。
偶爾有人抬頭瞅一眼鳴沙堡。
“he~tui”。
3日后,馬青樹病亡。
死不瞑目,七竅流血。
守軍意志崩潰,爬出堡壘舉起白旗。
巡邏途中的騎兵軍團少尉吳老二猛然瞅見鳴沙堡打出了白旗,趕緊勒馬觀察。
鏡頭內,三五成群不似人形的漢子們好似鬼魅,有氣無力,龜速挪動。
……
軍帳內,
現場軍階最高的中尉,低聲道:
“諸位,西涼余孽扛不住了。但是本官認為他們是詐降。”
吳老二一激靈,立馬附和:
“對,肯定是詐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