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造船署的人給李郁潑了一盆冷水。
目前的冶金技術無法解決鐵船生銹的問題,淡水航行還好一些,在金山衛做試驗的一艘鐵船銹蝕速度驚人,僅僅4個月就沉入海底。
要想搞出鐵船,冶金和防銹漆工藝就必須大幅度突破。
鐵船外覆銅板是不可能的,會產生強烈的化學反應,完全不可行。
兜兜轉轉~
最后還是回到了鐵肋木殼船的老路上,把南洋的柚木固定在鐵龍骨排骨上。
好在帝國的大型高壓蒸汽機技術已經成熟。
從紅河開來的2艘200噸柚木鐵肋蒸汽戰艦,拆掉大部分火炮,奢華裝修后成為了皇家游艇,命名為“皇家1號”、“皇家2號。”
從此~
李郁去廬山度假只坐蒸汽船,坐船比騎馬舒服100倍。
……
1786年,世界基本太平。
歐洲沒爆發新的戰爭,北美各方默默療傷,亞洲海晏河清。只有羅剎帝國被戰爭陰影籠罩。
吳軍前線軍團在額爾齊斯河、鄂畢河沿岸忙著修筑據點。
短短半年~
大小據點已增加了23處,尤以秋明堡和鄂木斯克堡最為堅固。
更有高達45艘蒸汽戰艦沿額爾齊斯河巡航,運輸物資、火力馳援。
……
憤怒的葉卡捷琳娜二世再次開啟大借款模式,向各國銀行家借錢,向各國軍火商下大訂單。
她計劃出動一百萬大軍奪回秋明。
著名的近衛軍謝苗諾夫團也在其中。
其決心之大,武備之盛,以至于連帶著歐洲的火藥鋼鐵價格都上漲了3成。
各國雇傭兵也聞到了血腥味道,黑森的火槍兵,瑞士的長矛兵,普魯士的軍官,法蘭克的炮手紛紛入境羅剎。
打仗好啊。
不打仗,雇傭兵怎么掙錢?
……
到了1787年,箭在弦上的葉卡捷琳娜遇到了兩個絆腳石。
一個是伏爾加河畔的游牧部落組成了聯盟,盟主是剛剛回歸的年輕的土爾扈特大汗。
另一個是世仇奧斯曼帝國,出動50萬陸海軍向克里米亞半島發起了反攻。
陰霾籠罩冬宮。
百萬大軍被迫臨時改變方向。
以主力開向克里米亞,迎戰奧斯曼帝國。以偏師開向伏爾加河流域,清剿部落聯盟。
消息傳到伊犁,所有人都笑了。
野蠻的羅剎帝國終于開入了陛下預設的軌道。
接下來的事,
就由不得葉卡捷琳娜反抗了。
……
在前一年~
也就是1786年的春天,吳皇和奧斯曼使節友好交談后,簽署了《國際援助條約》,批準帝國向盟友奧斯曼出售軍火。
軍售清單包括:
50萬支前膛燧發槍、2萬支前膛線膛槍、5萬支騎兵雷銃、2000支大抬槍、100萬把刺刀、5000門各型前膛火炮、2000套板甲,以及50名吳軍觀察員。
運輸分兩條路線:
一條走海路,船隊穿越南海、印度洋、駛入紅海。
一條走陸路,車隊從伊犁一路向西,抵達黑海之東。
大炮全部走海運,部分輕武器走陸運。
……
兩條道路皆暢通無阻。
海上~
南亞次大陸的各國殖民據點允許軍火船隊停靠,并為船隊提供水和食物。此刻若是和吳國翻臉,生意歸零,南洋殖民地歸零。
陸上~
途經部落汗國噤如寒蟬,保持絕對中立。誰敢打軍火的主意,奧斯曼帝國和吳帝國的雙重怒火可不是鬧著玩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