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齊刷刷起立。
拱手:
“陛下圣明。”
……
三大民窯:揚子集團、東海集團、南洋集團。
四大官窯:馬鞍山重工、大冶重工、撫順重工、伊犁重工。
同時開始量產質量一般,做工一般,槍管截短的外銷型“自由”牌滑膛前膛槍,售價僅2個銀幣,一推出即大受歡迎。
吳國商人對客戶群體來者不拒,見錢就賣。
自由貿易含金量再次上升。
……
在大氛圍影響下,吳國移民也開始購槍。
當然,
他們不愿意買廉價的“自由”牌火槍,而是購買更專業的“帝國”牌火槍。
帝國牌火槍售價6個銀幣,除了槍管稍薄稍短,其他與制式火槍無明顯差異。
槍支和鐵軌成了新的拉動點,見市場前景如此之好,帝國的鋼鐵工業開啟了新一輪產量擴張。
鋼鐵工業是工業革命的發動機。
一旦加速,全品類跟著加速。
……
帝國的軍火工業迎來了長足的發展,火槍年產量高達200多萬支。
從熱帶雨林到寒帶針葉林,從北美到中南半島,吳國的“自由”牌火槍無處不在。
就連都柏林和貝爾法斯特也出現了這種武器。
各國使節對“過于泛濫的軍火生意”表示了極大的憂慮。
但是吳皇堅持認為火槍和茶絲瓷都屬于商品,帝國沒有理由阻止商人們開展合法生意。
……
歐洲各國報紙上,吳國成了高頻詞語,褒揚的,批評的,抨擊的,每天吵來吵去。
不過,
中下層對吳國觀感卻越發的好了。
根據《倫敦條約》條款:
吳國承諾將不低于年度貿易順差的五分之一,用于購買相應王國的商品或者投資(工業、農業、教育、慈善)。
誰也沒想到,吳國真的做到了。
以法蘭克為例。
吳國對法蘭克王國1786年度的貿易順差是350萬法郎。考慮到統計數據滯后,吳國駐巴黎使館在1787年秋季才開始兌現。
將70萬法郎直接消費于法蘭克王國境內。
……
巴黎,塞納之心城堡。
王宮女伯爵蘇菲來了。
“賈,你想購買造船廠的計劃被否決了。”
“為什么?”
“貴族議會的老頭子們認為,此項并購會造成本國的高端造船技術外流。”
“可是那個造船廠都快倒閉了。”
“賈,你知道的。現在的國際形勢有些微妙。”
“既然如此,那我只能換一種消費方式了。物資獎勵法蘭克王國境內的知識分子們,順便在民間做點慈善,沒問題吧?”
“當然。我很抱歉。”
“這和你無關。對了,剛剛海運過來一批珠寶,挑一件?作為我送你的圣誕禮物。”
“是嗎?那可太好了。”
蘇菲笑的合不攏嘴。
鏡子里,
一掛藍寶石項鏈被深邃的山谷襯托的更加高貴。
由于她的家族從大西洋公司賺取了大量財富,她和賈笑真的私人關系越發堅定。
……
很快,巴黎的報紙長篇大論的闡述了吳廷的獎勵和慈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