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選之糧長在2年內同時身兼集體煤礦、食鹽銷售兩項職務,頗有油水。圍繞發生的收買、威脅、出爾反爾、仇殺、誣告、集體械斗屢見不鮮。
一個字:
亂。
但李郁對匯報上來的情況一笑了之,繼續觀望,并不干涉。只對暴力事件加以處置,處以死罪或者流放。
李郁能如此坐的住,主要是有恃無恐。
東北和南洋的大米通過海運大量流入,境內糧價前所未有的低廉,農戶家庭存糧前所未有的高。
只要不遇特大災,農夫吃飽肚子沒問題,唯一的問題是沒有現錢。
李郁通過大量的水利工程和道路工程,讓農夫被商人雇傭干活從而間接獲得現錢。
總之,
這一切都建立在帝國足夠有錢的基礎上。
……
這1年內,帝國還做了一件大事——丈量天下土地、清點天下人口。
進展很順利,因為在統一戰爭中,原先的地主階層基本消亡,最大的阻力消失了。
活下來的鄉紳地主也發現,與其收佃,不如把錢投入工商業更賺。
有本事的自己開作坊。
沒本事的就跟著老鄉入點股,躺著收分紅。
丈量土地和清理人口兩項工作一起進行,前后花費了600萬兩經費,動用了150萬人直接或間接效力。
李郁終于拿到了他想要的數據:
帝國境內田畝總數,耕地總數,人口總數,戶均耕地,以及詳細到各省的數據。
……
帝國人口(含東北)總數高達3億5千萬2百萬人,這大大出乎李郁的預料。
人,太多了。
嚴格意義上來講,之前的大部分移民都是境內移動,比如從中原到東北,從陜甘到西域。
與其說是移民,不如說是帝國內部調整。
真正意義上的移民僅有1000萬,散布在南洋各地。
揚湯止沸罷了。
之前,偌大的華北看不見一棵樹。
如今的華北依舊沒幾棵樹,脆弱生態依舊處在崩潰邊緣。
人,還是太多了~
為了帝國的未來,
為了徹底爬出馬爾薩斯陷阱,人口銀河系計劃必須加速!
……
在僅有重臣參加的御前會議上。
李郁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告訴所有人:
“三億五千萬人,太多了。這么多的人,農業革命根本沒有可能實施。如果我們不疏散掉一億五千萬的人口,輪作、畜力、休耕,一個都實現不了。”
全場死寂。
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多出來的那一億五千人要往哪兒丟?不能丟太平洋吧?
財政大臣胡雪余第一個開口:
“陛下,不如讓南洋和西伯利亞再擠擠,一千萬移民想來可以塞下。但是一億五千萬人,怕、怕是天下找不到這么大一塊無主土地啊?”
陸軍部大臣林淮生,突然問道:
“中亞和歐洲?”
嚇的工業大臣杜仁手一抖,水杯翻了。
……
李郁靠著椅背,笑道:
“淮生,你太極端了。”
“即日起,工業部直屬四大重工和民間三大集團開足馬力,生產火槍、”
“陛下的意思是,全面備戰?”
“不。外銷。”
“售給奧斯曼?”
“不,是賣給全世界。當今天下,豺狼橫行,匪徒肆虐,百姓需要火槍保護自己和妻兒。即日起,帝國開始向海外無差別傾銷火槍。價格不要太高,質量做工也不必太考究,主攻民用市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