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腹背受敵
阿什河上游,帽兒山腳下,星羅棋布住著百十來戶人家,這里就是抗聯獨立團駐地靠山屯。
本地保長擔心被“革命”,攜家帶口連夜逃去了鎮上。
保長家成了獨立團臨時團部。
兩小時前。
昏暗的煤油燈下,張兆臨一筆一劃寫的十分認真借靠山屯愛國人士周茂才地瓜、土豆各拾斤,待抗戰勝利后,由政府統一返還。東北抗日聯軍獨立團張兆臨,於民國30年6月。
他謄寫了二十幾份,除了名字不同,內容都一樣。
營長劉貴勇邁步走了進來。
獨立團建制不全,勉強能湊夠一個營的人數,劉貴勇是唯一的營長,他以前是教導旅警衛連連長。
獨立團能夠組建,主要就是以教導旅警衛連為班底。
張兆臨抬頭看了一眼“這么晚了,還沒睡啊。”
劉貴勇拉過椅子坐下,給自己倒了一碗白水,咕嘟咕嘟一口氣喝下去,這才說“去村口轉了轉政委,跟你說個事兒,郭干事說是去鎮上買藥,一直沒回來,會不會出什么意外”
張兆臨停住筆“他走幾天了”
劉貴勇說“三天。按說,最多兩天就該回來了。”
張兆臨想了想“這樣吧,明天派人去鎮上打探一下,他每次去鎮上,都住在王家老店。”
劉貴勇答應著,拿過一張借條看了看“還差多少沒寫”
張兆臨說“估計還差七八十份。”
劉貴勇咋舌“這得寫到啥時候”
張兆臨笑道“我都不急,你急啥。”
劉貴勇說“政委,你早點歇著吧,明天我找兩個會寫字兒的,讓他們寫,何苦伱在這點燈熬油的。”
張兆臨搖頭“那怎么行呢,鄉親們都說了,必須是我這個當官的打借條,人家才敢把糧食借給咱們。”
劉貴勇不以為然“鄉下人沒幾個認字兒的,究竟誰寫的借條,他們壓根兒分辨不出來。”
張兆臨正色說“貴勇同志,這種思想要不得啊,老百姓借糧給咱們,說明是對我黨的認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黨能走到今天,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以廣大人民群眾為基礎”
“報告”
通信兵走了進來。
張兆臨問“什么事”
“政委,這是剛剛收到的電報。”
通訊兵把譯好的電文遞過去,敬了一軍禮退了出去。
看過電文內容,張兆臨眉頭緊鎖。
劉貴勇問“政委,出啥事了”
張兆臨說“濱江地委來電,凌晨四點鐘,濱江保安團,外加一個警察大隊,對我們要來一次夜襲”
劉貴勇問“是今天晚上嗎”
張兆臨點點頭“對,是今晚。”
劉貴勇站起身“我這就去集合隊伍,馬上轉移”
張兆臨看了一眼懷表,囑咐著說“時間還來得及,告訴大家不要慌,能帶走的盡量帶走。”
“明白”
劉貴勇匆匆走了出去。
四百多人的部隊,不是說走就走得了,在大部分都是新兵的情況下,怎么也得忙活一陣子。
張兆臨重新看了一遍電文。
電文末尾有一句話為確保山谷安全,郭叛變一事切勿外泄。
只有特務科參與行動的人知道內情,若是泄密源頭在這件事上,勢必會把危險帶給“山谷”姜斌。
所以,張兆臨剛才沒提這件事。
他伸手拿掉煤油燈燈罩,準備把電文稿燒了。
“誰在那里”
院門口傳來哨兵的聲音。
對方含糊的回答“路過的”
哨兵端起步槍,拉栓上彈“口令”
這么晚了,有陌生人進入團部范圍,哨兵提高了警惕。
緊接著是哨兵短促驚呼聲,然后再無任何聲息。
張兆臨知道,一定是出了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