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與芮按合同退錢,有些生意做的比較大的,他還多退一點,眾人也不知該罵還該謝他。
趙與芮砸的幾十間里,其實只屬于三個不同的老板。
解決了三個人,其他人都愿意妥協。
幾千屋陸續收回來后,有的重租,有的趙與芮自己開球牌室,有的當做倉庫,為趙與芮以后屯集貨物準備著。
趙與芮要求把成片成片的屋子,按后世小區規劃,建木泥墻包圍,圈起來,保證私密性,設進出口各一,派人守衛。
在定海縣這幾天,趙與芮部下有個少年叫全七,專門負責為馮德山水軍中送豬、羊、魚等肉食。
每天要有小葷,三天一次大葷。
全七專門負責購買和送貨,不送錢給馮德山,就是送貨物,這些錢,將來都要從定海縣帳面上走,因為當地縣衙,本來就負責水軍的糧供。
水軍們以前哪有這待遇,幾天一吃個個哇哇大叫,紛紛都說來到定海好。
這時馮德山開始好好操練,主要是操練水戰和紀律。
這第一批水軍,趙與芮并沒有用隊列訓練他們,任馮德山自己操練,因為這是屬于朝廷禁軍的。
嘉定十六年二月初,趙與芮來到慶元府魏王府。
慶元府府治在鄞縣,通判聶子述,知縣是鄭清之,都是史彌遠的人,趙與芮在定海縣的時候,他們已經提前到了當地。
這邊距離定海縣挺近的,走陸路也就五十里不到,騎馬不要一個時辰,走水路兩個時辰內。
正因為近,所以趙與芮把王府的人分為兩部份,一部放在定海縣沿海制置司府衙,一部放在魏王府,他則兩邊跑。
他自己人基本都在定海,然后像王府的長史莫澤、司馬程珌等史彌遠的人自然也留在王府,這一下子就把自己人和史彌遠的人分開了。
長史和司馬是王府極為重要的官員,按宋制,宗室判地方,都是一把手,但朝廷又不放心,所以會用長史和司馬抑止宗室權力。
前魏王趙愷當初到寧國府時,寧國府的長史要與司馬一起分治寧國府,讓趙愷坐享其成。對此趙愷斷然拒絕,并上奏皇上曰“臣被命判寧國府,今又專委長史、司馬管政事,等于把我架空了。況且一郡設置了三名執政的官員判府,臣擔憂會因爭權奪利而騷擾百姓,只有弊而無利。臣以為,長史、司馬以分管錢谷、訟諜為職責,他們所管之事應呈為臣審批,這樣便會理順關系,有利于整治。”
后來宋孝宗同意了,趙愷成為南宋宗室里第一個享有實權的當地軍政一把手。
二月初,剛到慶元府的趙與芮在見過慶元府部分地方官員后,便當著現場所有官員道“本王雖判地方,但長史與司馬有分治之職,以后府中大小事務,可先向莫長史與程司馬稟報,若兩位大人處理不了,再報與本王。”
現場一片嘩然,魏王這話等于是想做撒手掌柜,啥事也不管權都不要
莫澤與程珌對視一眼,暗暗點頭,魏王果然知趣,并沒有像前魏王趙愷那樣想獨攬大權。
聽說魏王在定海縣與民爭利,他如此喜歡賺錢,當讓魏王多沉迷賺錢之事才是。
現場有三位高級軍將,是當地屯駐大軍都統制羅威,副都統制江飛,統領梁鵬英,三人本來想在會后私下拜見趙與芮的,沒想到趙與芮說了不管權的話,三人頓時面面相覷。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