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加上麻將,還有相關產品的售賣,妥妥能上五十萬貫。
但全部弄起來也不是易事,還要考慮到地方一些士紳和官員的阻力,但這是他魏王獨門生意,只要愿意讓點利,通常地方官紳們不會故意和他為難。
趙與芮的目標是,一年內在兩浙東路全部完成店鋪的鋪設和運營,第二年開始營利。
四海商鋪第二個部門是海貿部,主要負責人是秦越和陳小刀。
秦越是秦卓族弟,一直在兩浙江南等地跑海貿,他手上有三條船,加上秦卓這次從兩淮帶過來四條船,還有兩條船去了高麗和日本沒回來,秦家原本九條船,現在全歸趙與芮調配。
三月底,趙與芮和秦卓去碼頭邊看他們的船。
走在半路上,秦卓向他解釋。
秦家以前跑海商,主要還是往兩條線,一是跑高麗日本,一是跑福建廣東。
前者是江南帶著絹、絲和絲織品、陶瓷、茶葉等物往高麗日本,回程帶高麗人參、獸皮、折扇、藥材、木材等,日本黃金、硫磺,石斛、生銅、日本刀、木材等。
秦卓說,這會日本盛產黃金、砂金,大量的黃金、砂金用于出口與宋朝交換各種商品,當時宋朝國內黃金價格大約是日本國內市場的六十三倍,這主要是因為日本當時黃金年產量很高而宋朝很低。
所以秦卓以前大部份優先換黃金。
而硫磺官方需要的物貨,兩宋商人們出海也有責任帶回硫磺。
“元豐七年二月八曰,知明州馬琉言“遵朝旨,募商人于日本國市硫磺五十萬斤,乞每十萬斤為一綱,募官員管押。”
南宋這會因為缺硫磺,會讓商人們去日本時,回程帶些硫磺來,當然,官方收價極低,商人們也沒辦法,不虧本就好。
據秦卓說,目前南宋和高麗生意規模做的比較大,慶元府市舶司成立之初,也是主要和高麗交易。
而跑福建和廣東,通常也是帶絲織品加上高麗日本的部份物貨再運過去,回程帶冰糖,茶葉,還有其他外國進入泉州等地的香料、寶石,這些都是江南和高麗日本需要的。
“冰糖還要從福廣進貨”趙與芮敏銳的聽到一個關鍵詞。
趙與芮上次在王府燒飯給俞氏吃時,看到了南宋的沙糖。
南宋所謂的沙糖,其實是一種液態粘稠狀的液體糖,這種糖在兩浙路也都有生產,價格不是很高。
真正貴的是固態糖,也就是南宋的糖霜,又叫冰糖。
此時甘蔗種植在南宋非常普遍,但掌握了冰糖技術的只有五個地方,福唐福建、四明浙江、番禺廣東、廣漢、遂寧四川。
其中前面四個地方產量都很小,質量也差,真正有產量的只有遂寧,當時在遂寧,制做糖霜的叫糖霜戶,其中大致有三百家的出品為優等貨,大戶每年能動用三百多只缸制糖,而小戶不過只有一兩缸。另外還有將近百家制糖作坊,但是只能生產中下等的產品。附近雖然也有很多甘蔗田,那里的農戶們卻沒有掌握做糖霜的技術,只能把甘蔗汁加工成糖汁,作為原料賣給傘山前的制糖坊。
此時冰糖的難點和貴的原因就是制作周期太長。
南宋糖霜戶所掌握的技術相當簡單,無法完全控制生產過程,導致每年的產量不穩定。從耕田到曬霜,歷時長達一年半,但結霜的過程卻難以預測,最終可能一缸出幾十斤乃至上百斤糖霜,也可能完全沒有任何糖霜形成,對于產戶來說帶有運氣的成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