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先要弄明白一件事,現在是各大軍頭急需各種物資,而且我們不急著要人口。”
眾人紛紛點頭,他們雖然不明白魏王為什么要搶人口,但也知道這個道理,無論如何,不能讓別人知道,是他們急著要人口。
“李全那邊先別管,本王要逼他一下,讓他主動上門。”
“石珪和嚴實先不要理,中間全是我大宋和李全地盤,我們運輸物資過去,太過明顯和危險。”
趙與芮最后決定,目前只與張林交易,想辦法和彭義斌交易。
張林交易方便,但彭義斌很難,所以他要再次派人過去和彭義斌說,讓彭義斌,打下德州,控制德州和臨清到浮河的水上運輸錢。
“你們回去后派人告訴彭義斌,只要他打下德州,守住德州,我們每年給他十萬斤鐵料,十萬石糧,其他交易另算。”
陳小刀等人臉色大變,沒想到魏王這么支持彭義斌。
“那武仙呢”
“武仙也不管他,既然投降了蒙古,暫時先不用管他。”
其實現在蒙古和宋關系不錯,但眾人發現魏王好像對蒙古有很大意見,投降蒙古的軍頭,都不怎么搭理。
“彭義斌一心光復中原是好事,但他不能悶著頭就往北打。”
“我寫封信,你們幫我帶給彭義斌。”趙與芮決定好好勸勸彭義斌,雖然他不認識,也沒見過,但聽完彭義斌的事后,心中還是挺欣賞彭義斌的。
七月初趙與芮召馮德山同去船廠,問水軍情況。
趙與芮二月份剛到定海縣就替船廠招工匠,四月開始雇使民工造船塢,每月的錢糧嘩啦啦流出去,四月下旬,船廠開始造船。
慶元府船廠到六月份時,已經有各種工匠兩千六百余人,比原來多了一倍有余。
并且還在陸續雇招。
才到七月份,慶元府船廠已經造出三艘中型多槳船,兩艘海鶻戰艦,一艘車船,三十艘紉漁船。
其中紉漁船因為小,速度快,每天都能造幾十艘。
但他們主要是造多槳船和車船還有海鶻戰艦,受限于木材采購和船塢數量,慶元府船廠暫時的生產速度還不夠快,等后繼船塢到位,木材供應足夠,按南宋歷史一千多人的船廠年造三百多艘紀錄,這邊一年最少能造七八百艘。
但趙與芮不只是在官方船廠打造,他自己剛到定海時就讓秦卓買下一個定海的私人船廠,其實就是與對方合伙。
這邊按規定是不能造戰船的,趙與芮打造平底多槳湖船,再拉到自己水軍碼頭由工匠悄悄改造,就成了簡單戰船。
至七月初,馮德山水軍右軍已經新擁有十艘中型船,二十艘紉漁船,而在金墉島的周來那邊水軍左軍也擁有三艘中型船,十艘紉漁船。
這段時間水軍天天吃飽喝足,除了輪流出海經商的,都在海邊訓練,緝私,無論精神面貌和戰力,都比以前上升了一個臺階。
馮德山按趙與芮要求,每月比武一次,選優秀者進行物質和精神雙重獎勵,六月,七月各提拔了幾個中層武官,整個水軍士氣煥然一新。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