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那邊在步軍為主,水軍船只和裝備都不如咱們。”馮德山道“大王錢糧到位,工匠無數,不出一年,末將敢言,我定海水軍,定然是大宋第一。”
趙與芮則道“不要嘴上吹,如果李全敢來,你們敢不敢打”
“必然打的他滿地找牙。”馮德山高聲道。
他們這波水軍都當兵多年,經驗豐富,用馮德山的話,以前就是錢不夠,伙食待遇又不好,誰愿意拼命。
現在魏王保證錢糧,賞罰分明,大伙也愿意訓練,進步是非常明顯的。
到了船廠后,舅舅全忠和徐元很快來見趙與芮。
趙與芮問到造船進度和需要。
全忠居然也能說的頭頭是道,看來也用功在學。
“咱們用的紹興七年1137處州知州張觷在造船發明的工料定額術。”
“即先造一小舟,量其尺寸而十倍,或二十倍算之。”
這種先做模型再放樣造船的方法,創造了船模放樣的造船技術,可以確定船圖和工料定額。
船場所有的船都先造了個小的,然后按尺寸倍數進購木料。
木料選用上,以熱帶硬木、荔枝木、樟木、烏婪木等為主,用鐵釘相連,鉚接加固,讓整個船身都堅實耐用。
另根據魏王要求,主要用在海上和大型河道,所有中型以上船呈現狹長型,首尾兩端有尖型設計,在航行中減少阻力,船體吃水深,適合在南洋日本海等深海水域航行。
“現在人手不成問題,鐵料鐵釘也沒問題,最大的問題是木料來源。”
全忠最后道,因為大部份木料都是熱帶硬木,而且要選取陰干很多年的陳木,所以福廣占城等地的木料最佳,日本高麗的其次。
趙與芮到了定海縣就開始收購木料,但現在倉庫里堆積了大量的日本高麗木料,熱帶硬木還是比較少。因為距離遠,來回一趟,需要好久
趙與芮聽完后點了點頭,心想,等濟州島拿過來,島上也有好多木料,先少量砍伐存儲,若干年后,都是造船的好木。
回程時,他去水軍大寨看了水軍船只的武器。
這會也沒什么厲害的遠程武器,但種類還是比較多,主要是弓箭和神臂床子弩,還有霹靂炮、猛火油柜、震天雷配合砲車。
弓箭和床子弩不說了,定海水軍以前的標配,每百人配弓箭十副,床子弩兩架。
通常一艘中型戰船上,兩三百人的,只有二三十副弓箭和四到六架床子弩,最高一般就是六架床子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