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南宋后期,宋蒙軍事沖突后,尤其是六年后托雷制造辛卯之變,嚴重破壞了南宋川陜的后勤和交通,南宋被迫重新依賴陸路運輸,極大的增加了軍事成本,防守也變的更難。
趙與芮最后在信中說,自我趙宋南渡以后,“以四川為上游重鎮,蜀土富實,無兵革之擾,居官者以為樂土”。
因為沒有戰火進來,所以四川總領所的收入,常年占南宋財政總收入的五分之一以上,四川的軍糧,更達到整個南宋軍糧供應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故時人便有“蜀亡則宋亡”之嘆。
所以要說四川現在不適合種糧什么,全是山城是不科學的,時天府之國不但在軍事上支撐著南宋半壁江山,其經濟和軍糧更支撐著整個南宋。
當然,這一切都在六年后拖雷攻入宋境之后化成飛煙了。
拖雷攻入宋境后,先屠馬嶺堡、屠洋州、屠興元,時知府郭正孫帶十余萬百姓逃亡,遇蒙古兵,又皆被屠殺一空。
接著再屠天水軍和西和州,之后攻沔州,再屠報復沔州都統張宣殺了蒙使,蒙古數次進四川,殺川民上百萬,到釣魚城投降時,殺的四川九百多萬人只余六十多萬,人都沒有了,哪還有經濟價值。
崔與之看過皇帝的信后,非常認同皇帝的話,還認為皇帝的話與他產生了共鳴,四川不但是南宋最重要的屏障,更是南宋糧食的重要產地和兵源產出地。
只要保住人口,保生產力,什么都會有。
孟珙來后,先帶兵收復了鳳翔,金國讓出了鳳翔以西所有地方,孟珙立刻按皇帝所說,派人將鳳翔以西,原金國臨兆府境內所有人口遷往南遷,一部份安排在鳳翔,一部份安排在西和州,另一部份遷往大散關以南。
這樣下來,加上收復鳳翔所得,四川南宋人口一下子又多了幾十萬,接近千萬人口。
但這樣還是不夠的,最終要守住城池,保住人口,還得靠精銳的兵馬,和重要的地方官。
咱們看看地方官崔與之的能耐就知道了。
歷史上崔與之到四川任制置使時:”初至,府庫錢僅萬余,其后至千余萬,金帛稱是。”看看,崔與之剛到四川時,四川總領所倉庫中的錢只有萬余貫,等他在四川幾年,庫中很快積累至上千萬貫,金帛更是數不勝數。
崔與之又“慮關外歲糴不多,運米三十萬石積沔州倉”以備不測。
崔與之在時,四川是不缺錢不缺糧,常年在沔州屯糧三十萬石。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論打仗岳飛出名,論治理地方和綜合能力,崔與之在兩宋無人能及。
他在八十多歲還能單身勸降亂兵,亂兵聽到他的名字就直接跪下,可見崔與之在南宋時的聲望和能力有多強。
崔與之在兩淮,兩淮養戰馬上萬,金國不敢來攻,崔與之在四川,錢糧堆積倉庫,蜀口牢不可破,以他的能力,別說放在兩宋,即便在整個封建王朝,都能排進前列。
但崔與之離開四川后,四川制置使一個不如一個,四川形勢也越來越差,大散關先后被金國和拖雷都攻破過,簡直匪夷所思。
現在崔與之回歸,也看到了皇帝練訓出來紀律嚴明的軍隊,他完全把練兵的事交給孟珙兄弟和陳小刀等。
他主要負責屯田種糧,興修水利,修固城防,招募兵士。
皇帝帶給他五百萬貫,足夠他在四川大展拳腳一番。
以前朝廷一毛錢沒有,他還不是干的風生水起,還儲積了上千萬貫。
崔與之想到這里,再次看看大散關,大散關上已經有上千民夫在修繕,加固,并且被安置的幾門新式火炮。
他不由起身走向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