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現在大散關的八米城墻肯定要加固,至少要加固到十米以上。
現在大宋正在遷移所有百姓,南宋這會很多城池沒有護城河的,孟珙還要開始挖護城河。
挖完之后,你蒙古來攻,方圓百里找不到人幫忙挖土填溝,要么你自己帶民夫進宋境,要么你用精兵親自上陣,到時攻城難度會大大提升。
另外新到的火炮,優先分配給五州和三關,還有鳳翔,大散關,其余四川境內的城池都可以不用。
這些地方攻不破,蒙古兵就進不來,這些地方被攻破了,其他地方也很難守。
孟珙最后道“陛下說了,天下沒有攻不破的關城,戰場上最重要還是看雙方主將的發揮,所以各關各州,都要選用賢能,忠于大宋,能死戰而不退。”
“要讓來犯的敵人,每攻一城,都要付出血的代價。”
“說的好。”崔與之撫掌而慶,不停的點頭。
崔與之所想和皇帝一樣,不管在哪,主要還得看人,所以歷史上他向朝廷舉薦了大量的人才。
比如此時的南鄭知縣郭正孫,大散關守將張宣都是他推薦的。
郭正孫已經前往鳳翔任知府,郭正孫能力非常強,雖然是文官,也能打仗。
“守關文武,都要精挑細選,過些天,本官會親自走遍三關五州,確定武將人選。”崔與之這時沉聲道。
孟珙臉露尊重之色,崔與之這把年紀,還要在各地奔波,真是盡心盡力。
各地的文官崔與之基本選好了,很多都是他以前在四川的舊部,但是武將變化比較大,崔與之要每個人親自見面,考核后才決定。
已經確定的地方主官人選中,鳳翔由郭正孫知府,孟珙大哥孟璟駐守,天水軍由忠義軍總管田燧和鳳州教授張叔寅。
田燧在歷史上率一千四百余軍民于馬嶺堡阻擊蒙軍,血戰三天全軍覆沒,也是相當勇猛,張叔寅死守鳳州,城陷后被殺,都是大宋英杰。
西和州知州由洋州通判張度接任,階州知州由鳳州通判李寔接任,成州知州由沔縣知縣高稼接任,這些文武官員,都是崔與之相熟,并推薦,皇帝全部破格提拔,紛紛連跳幾級。
而歷史上這些人都是留名留姓,在各地死守,戰死在蒙古鐵騎之下,俱是我大宋英杰。
接著就是各地武將和三關守將的安排,崔與之還要重點考核。
全部人選到位后,以后蒙古進來,每攻一城,都得付出血的代價,不可能再現聞風而降的畫面了。
當天崔與之與孟珙看過大散關后,決定加固大散關,留火炮十門,駐軍增加到五千。
至此,川陜蜀口一線,崔與之與孟珙共計在五州三關,和鳳翔大散關,安排了近五萬兵力,同時另外會安排四萬人馬在沔州和褒城訓練,這邊可以隨時支援各地,另據根崔與之以前的安排,在沔州屯糧三十萬石。
崔與之以前在時,這里屯糧三十萬石,他走后,這次再來,當地連三萬石都沒有了。
皇帝讓孟珙在這邊練兵十萬,孟珙和崔與之放了十萬在蜀口一線。
只要兵馬練起來,基本是固若金湯。
但孟珙記著皇帝的話,如果能練兵二十萬,就得練兵二十萬。
在成都平原上,四川各地也正在招募新兵,訓練預備兵馬,源源不斷的新兵,從四面八方涌向成都。
寶慶元年六月中旬,孟珙來到鳳翔城。
其兄孟璋和鳳翔知府郭正孫紛紛前來,雙方見面后,就上了城頭。
站在鳳翔城上,孟珙也是心神激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