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正孫在任上向來愛民如子,一時難以接受。
孟珙見其變色,只好勸道“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如果因為不忍下手,被敵軍破城,死傷的就是咱們自己人。”
“百姓被逼攻城,基本必死無疑,既然會死,為何不轉身與敵人拼命,如果每個人都抱著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的的決死之心,還有什么敵國敢欺負咱們宋人”
“現在陛下下旨,所有的功過,由陛下承擔,郭知府應該明白陛下的苦心。”
郭正孫只能苦笑。
孟珙沿著鳳翔城走了近一個時辰,文官郭正孫也陪著走了一個時辰,大熱天的,幾人都走的滿頭大汗。
孟珙幾乎把鳳翔看了一圈,然后和大哥孟璟,知府郭正孫一起指出那邊需要加固,那邊需要放炮,那邊需要多放弓箭手,兩人紛紛記下。
孟珙又讓郭正孫組織城中工匠打造防箭雨棚。
據說是皇帝設計,即把前后兩段城墻連起來,搭上鐵木架。類似于在城墻上建一個個雨棚
雨棚建在火炮處,可用來防雨,和防城下弓箭拋射。
以鐵棍為支架,頂部先鋪一層鐵板,然后在鐵板上鋪一層石子,再加一層木板,再鋪一層石子,再加一層鐵皮,還可以保護火炮和炮手。
從頭墻上下來后,孟珙繼續在城里轉,郭正孫和孟璟等人還是跟著。
按皇帝的命令,城中全部經過重新規劃,居民區是居民區,軍事區是軍事區,屯田處是屯田處,匠作局歸匠作局,整個城市以軍事化管理,住進來的居民都要登記身份,以防細作混進來。
此時城中到處都在忙碌,外面有移民進來,然后有人專門登記后再分配,也可能送往他處。
還有人在河中投放魚苗,有人在開墾新田,還有人在建倉庫,等等。
他們要求城中能放一年以上存食,還要盡量自給自足,所以郭正孫和孟珙等人想方設法在城中養豬養雞,甚至和釣魚城一樣養魚。
附近大量的農田基本在城外,但為了防止被圍城,城中也開墾了近一百畝田,占了城中好大一塊地方,主要還是種植蔬菜為主。
孟珙又道“等遷移百姓結束,按陛下要求,所有邊防重城,還要全面清點,登記人口一次。”
“家家戶戶制做鐵牌身份證,嚴防細作。”
“以后非本城戶口,進出人員,要嚴查。”
“城門兩百步內,所有民間建筑都清理掉,戰時和城門關閉時,未得到命令,兩百步內,不得有閑人靠近,否則格殺勿論。”
接著又道“再發動百姓和將士,將鳳翔城外十里的所有樹木全部砍了,運進城內。”
“接著再砍十里外的。”
反正只要有時間,沒有敵軍來之前,能砍盡砍,最終要讓鳳翔城五十里之內,看不到一棵樹。
孟璟聽的目瞪口呆。
跟著父親征戰多年,還沒見過這么防守的。
他們當年一直是和金國打仗,照現在來看,蒙古人好像很可怕一樣,防守工作,做到這種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