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上去之后,下來難,大員全軍事化管理,過去之后,基本就出不來了。
在大陸的父親官員和富商父親,怎么好久沒看到兒子了,行,你也可以去大員看看,然后,你也不用回來了。
趙與芮第一步,先把散官一半清理到大員,而且優先選家庭背景不是很強,也就是好欺負的,特別是那些買來的散官,最好清理。
第二步,挑動群眾斗群眾的辦法。
即朝廷下旨,會從余下的散官中的挑選一定比例的人,充為地方實職,
當然,這人數是有限的。
全國各地按照各地的散官數,五中選一,進行筆試和面試兩輪,筆試成績占三成,面試成績占七成。
這就給了面試時,大伙有充足的操作空間。
“讓所有參與的人選,可以隨時舉報對手有什么不良的事跡,將對手排除在考試之外”
皇帝這招真是狠,大臣們聽完是直接跪了。
以選實職的名義,讓散官們相互舉報。
以面試的名義,來拼爹。
朝廷當然優先選中爹比較強的。
這樣一個操作后,全國七千多散官,還余下大概兩千多。
這兩千多就開始組織考試,每年一次,考中能有實職,連續三年考不中,取消散官。
當然,絕大部份人永遠都考不上。
三年之后,幾乎就沒有散官了。
皇帝打算用三年時間,逐步取消散官。
除了家里背景強的幾百人會被充為實職,其余的全部淘汰。
其中到大員會做堡長去屯田,面試拼爹這種事,趙與芮自然沒有明說。
他的法子說出來,眾大臣面面相覷,感覺還是可以。
至于奉祠,皇帝直接說了,之前奉的繼續奉著,以后不再奉祠。
這就是暫時還得花錢養著,但以后的官員沒有這福利,等這批人死后,財政能省一大筆錢。
皇帝兩個法子說出來,滿堂大臣松了口氣,皇帝沒有急功近利,還是想保持朝局穩定,逐步裁減。
如果用強行的手段,取消散官和奉祠,肯定會引起必要的動蕩。
但趙與芮心里可不是這么想的,因為他剛登基不到一年,軍隊也沒有完全整訓好,暫時還得忍忍,等過幾年你看看,到時奉祠的也得滾。
而且他現在當務之急,還是要重點對付大地主們,官員勛貴得放一放,安撫為先。
說完這件事,皇帝又道“以后我大宋各地,需要定編定崗,保證官員的數量。”
南宋此時有17個路,36府,125州、38個軍,700多個縣。
另外在四川南部、湖北西南、湖南西部、貴州東北和廣西西部等少數民族地區,設置了近三百個羈縻州、縣、洞。
少數民族的暫時不動,各路,各府各府都要確定編制。
趙與芮大手一揮,吏部尚書鄧若水立刻拿起稿子又念了起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