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涼府守將斡扎簀和高智耀等一起出去接旨。
西夏皇帝圣旨很明確,遷西涼府所有大小戰馬往東南,牛羊駱駝入城,當以糧食,用來死守,如果被蒙軍追至,可殺牛馬羊等。
高智耀接到圣旨是又驚又喜。
李德旺圣旨說東南,東是西夏,東南就是宋,所以既可以去中興府,又可以去宋境。
圣旨說的模棱兩可,這意味著他可以光明正大的入宋境。
使者還帶來了父親高良惠的話,建議高智耀先入川,但高良惠沒明說讓他帶戰馬入川。
老父親還是關心兒子的,希望兒子帶全家先入川。
守將斡扎簀接到圣旨沒出聲,他心里是想降的,但這會當然不敢說。
當下高智耀找到孟瑛,立馬組織人手,除了留下武威城本軍用的,其余大小戰馬約八萬多匹全部遷往宋境。
此事相當緊張,五月底甘州已經破,現在六月初,蒙軍隨時能到。
高智耀立刻組織當地群牧所官員,又從守軍中抽調了上千人,幫忙押運馬匹。
臨走前,守將斡扎簀又找到他說,我已經準備投降不想堅守,城中要不了這么多牛羊,你們把多余的牛羊也帶走,走在后面,或許還能阻擋追兵,把駱駝留下就好。
高智耀深以為然,又帶走城中三十多萬頭羊和兩萬多頭牛。
他們以戰馬先行,中間放牛,最后放羊,隊伍后面,密密麻麻的羊群延綿數里,非常壯觀。
孟瑛和他走后四天左右,蒙古先鋒到了西涼府。
斡扎簀為了幫他們拖延時間,沒有第一時間投降,還是寫信和蒙軍談條件。
蒙軍先鋒不理,立刻下令攻城。
第一天沒有打下。
蒙軍后部陸續來到。
六月二十日。
“嗚”長長的號角聲中,西涼府以西出現了漫無邊際的大軍。
此次蒙軍兵分三路,一路從西遼進西夏,一路從北破黑水城進西夏,北路軍是蒙古主力,在肅州與阿答赤的西路軍匯合。
兩路大軍匯合之后,總兵力已經超過十五萬,其中有接近六成是契丹和漢人等仆從軍,還有部份西夏兵馬也跟著蒙軍打自己國家。
就這比例來說,已經算是蒙軍精銳中的精銳。
后期征滅大理等國,蒙古基本出三四千蒙軍,其他全是仆從軍。
“哇吼”突然,大軍中人情洶洶,無數呼聲此起彼伏,很快就變的震天動地的大喊。
接著左側一股蒙軍像潮水般的兩邊分開,諸多蒙古大將眾星拱月,擁護著一小股精騎出現。
這股精騎中有兩人跑在最前,兩人都是身材高大,滿面胡須。
其中年長者,正是此刻的蒙古大汗,擁有海洋四方的可汗,強盛偉大的君主,大蒙古國的擁有者等諸多稱號,當今世界第一強者成吉思汗。
另一人是他深受信任的心腹輔臣,契丹人耶律楚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