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里海也不客氣,直接選擇沖宋軍中間。
“得令。”嚴實一口答應,心中也是佩服孛里海這老狐貍。
他剛剛沖彭義斌中間最猛,打的最激烈,損失也最慘重,孛里海顯然看到了宋軍這邊兵力薄弱,可以沖一下。
幾乎是孛里海重騎啟動的同時,全場各處的視線都集中到他們身上。
在場諸大軍頭,無論彭義斌也好,嚴實、張榮也好,大伙以前從來沒有看到過全身披甲的重騎。
金人早期也有重騎兵鐵浮屠,后來國勢日弱,加上這玩意確實缺點也不少,慢慢就退出歷史舞臺。
蒙軍的重騎和金人的鐵浮屠又不同,鐵浮屠甲太重了,正常的戰馬負重為一百五十斤,鐵浮屠連人帶馬的甲重接近兩百斤,加上人重,超過三百斤,馬都跑不起來。
蒙軍的重騎更像金人的拐子馬,金人拐子馬的特點是“甲止半身,護膝微存,馬甲亦甚輕”,人馬也都是披甲,但加起來重量不到一百斤。
孛里海的重騎兵大部份披的是鎖甲加羅圈甲,也有札甲和鎖甲等搭配,他們還有護頸,人和馬的甲重加起來約一百斤,其中戰馬披的甲,大部份是皮質,馬甲以組合式馬鎧為主,由五個部分組成,馬身體的兩側各有一片甲,一直蓋住馬的頭部并延伸到尾部,固定在馬鞍上;一片甲放在馬的臀部,和兩側的甲片系結起來;馬的胸部也有一片甲。這些馬鎧的長度都達到馬的膝蓋,最后在馬的前額上還有一塊鐵質的甲板,保護在近戰中很容易遭受打擊的馬匹額部,這也是馬甲身上唯一一塊鐵質甲具。
隨著重騎兵的緩緩前行,整個戰場的氣氛也變的不一樣。
嚴實的步營往兩邊分散,讓開通道,很多人用敬畏和害怕的眼神盯著徐徐而過的蒙古重騎。
嚴實自己帶了僅余的一千不到心腹精銳騎兵,繞到后面,跟著蒙軍身后,準備找機會跟著蒙軍沖進去,其余的兵馬繼續在兩翼攻打吸引彭義斌兩翼。
孛里海則面無表情,眼神冰冷,他的弓背負在身后,手上正舉起一根長矛。
幾乎同時之間,上千重騎兵,紛紛拿起長矛。
這是蒙軍重騎兵特有的長騎矛,他們的長矛和金宋的長槍不同,前面有個倒勾,這個倒勾功能強大,在對戰中能起到出其不意的功效。
這么一大波重騎兵突然往前,整個戰場好像也變的壓抑起來,隨著蒙軍重騎進場,宋軍那邊也在重新整隊。
宋軍陣中到處都是軍官們的叫聲,傳令兵背著各種令旗四面穿梭。
孛里海雖然不聽到宋軍在叫什么,但他肯定的認為,宋軍一會,就會迎來人生中最后的慘叫。
他一邊往前走,一邊觀察整個戰場。
章丘城下,到處還在激戰,嚴實的人在左前方還在和宋軍糾纏,前面宋軍大陣一個接一個井然有序,看起來雜而不亂,四周還有少量蒙軍騎兵在掠射,搔擾,但實際效果并不是很好,反而不時有蒙騎被宋軍神臂弓等反殺射倒。
更遠處的田世榮,張榮軍他是看不到,但場面上總體沒什么變化,黑壓壓的人群一堆堆遍布荒野大地上,這證明雙方還處于僵持狀態,誰也奈何不了誰。
現在,就是我大蒙古改變局勢的時候。
孛里海臉上揚起殘忍的笑意,當讓這些可憐的宋人,見識一下我大蒙古西征的主力,重騎兵的威力。
“兒郎們。”孛里海突然振臂高呼,舉起長矛。
長矛遙指宋軍大陣。
“哇嗚”現場蒙軍同時發出像野獸般的叫聲。
“破陣。”孛里海狂吼。
“破陣。”蒙軍同時狂吼。
“嗚嗚”沉重的號角聲響起。
此時的重騎兵已經進入三百步內。
但因為甲重,他們的速度也是慢慢提升,有個比較長的過程,通常在進入兩百步時,才會緩緩提速。
也就在蒙軍進入三百步的同時。
“轟”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
宋軍大陣中間,嗖,一顆黑乎乎的炮彈飛了出來。
這就是宋人的新炮嗎孛里海得到石天祿的提醒,不以為然的抬頭看了眼。
那炮彈確實飛的比較遠,而且速度奇快。
但是,撲通,那炮彈最后打在重騎兵一百步前落地,接著往前滾了十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