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奴隸主們,根本舍不得給他們配兵甲,所以奴隸出征,都是自帶兵甲。
吐蕃兵很少有鐵甲,札甲,大部分都是皮甲,有的窮牧民連皮甲都不齊。
除了這些貴族少量的私兵能的鐵甲外,大部份吐蕃士兵裝備極差。
其實早期的蒙古人和吐蕃一樣,出征時,自備兵甲,上面是不會負責的。
但蒙古人經常出去打仗,戰勝們可以掠奪到精良的兵甲。
而吐蕃人在這幾十年都沒有好好和誰打過仗,除了自己的內戰,也沒對外征戰過,戰斗力差,兵甲也差。
孟珙在疊州城甚至看到了北宋時宋人的步人甲,已經過了幾十年,破舊不堪,還有吐蕃人在用。
所以現在吐蕃人和宋軍的裝備相比,雙方根本不是一個層次的。
而孟珙自從知道吐蕃人在扎陵湖集合之后,也立刻補了功課。
扎陵湖和鄂陵湖,位于黃河源頭的瑪多附近,距瑪多城約八十里,是黃河源頭兩個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素有“黃河源頭姊妹湖”之稱。
這邊最大的特點就是冷,還有是處于高原地帶。
最冷的是一月份,能到零下十六度。
最熱的七八月份才八度到十度左右。
吐蕃人集合兵馬在扎陵湖,也是想打宋人一個不習慣。
這邊既是高原又冷,一般長途行軍的兵馬沒有防寒裝備,過來不用打就沒了一半戰斗力。
宋軍雖然做了準備來,但孟珙也不愿意被牽著鼻子走。
他一月趕走若蓋得瑪,然后在若蓋草原一直等了一個多月,全軍三天兩頭吃著烤羊肉,都快吃吐了,確定了吐蕃人在扎陵湖集合兵馬時,于二月份,避開最冷的一月后,這才出兵。
一路上宋軍慢慢吞吞,走到三月還沒到格爾木。
宋軍這邊行進很慢,另一這扎陵湖邊的吐蕃人也冷的受不了。
關鍵現在草原上沒有肥草吃。
他們帶著幾十萬牛羊當食物,可牛羊沒什么食物啊。
大伙從家里出發時,帶了大量屯積的草料,眼看著宋軍還不來,草料都快吃完了。
采巴哥帶著噶什爾和若蓋得瑪去找共堅贊,不是說和宋軍約好了,到扎陵湖開戰宋軍來不來
共堅贊說,我也不知道啊,宋人也沒答應說過一定過來會戰,打仗不是兵不厭詐,誰會確定到這里來
尼特嗎的,宋人不講武德啊你不來早說啊。
采巴哥他們近九萬多人在扎陵湖的寒風中,瑟瑟發抖了幾個月,然后聽到哨騎傳來的消息,宋軍還在幾百里外的格爾木河西岸,還住下了。
特嗎的,采巴哥大怒,和眾人一合計,決定舉兵出發,主動去和宋軍會戰。
共堅贊雖然不是統兵大戰,但也勸采巴哥。
格爾木河和唐古拉山僅一山一隔,氣候天差地遠。
格爾木河是大陸氣候,夏季平均溫度在十七八度,而隔壁唐古拉山以東,夏季平均溫度為七八度,和扎陵湖相似。
宋軍故意停駐在格爾木河以西,顯然是想避開低溫,以逸待勞,咱們要去打宋軍,就得繞過寒冷的唐古拉山,而在這等宋軍,宋軍要繞過唐古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