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似道做為歷史上被罵的最慘的南宋宰相,很多人只會記得他最喜歡斗蟋蟀,像個堵徒,然后逼死良將向士壁、曹世雄,逼反劉整,錯用范文虎等種種惡事。
賈似道對南宋加速滅亡自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也不能把所有的鍋放在他一個人身上,除了前面幾任權相已經給他留下一個巨大的爛攤子,南宋的皇帝爛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其實賈似道無論在軍事和民事上都是有些自己想法和能力的,只是受限于那個時代,有的能做成了,有的沒做成。
比如歷史上的鄂州之戰,賈似道從漢陽進入危急的鄂州城內督師,親自指揮鄂州保衛戰,為了防止蒙軍挖地道進入鄂州,賈似道多了個在一夜之間在城墻內側修筑起環城木柵,忽必烈得知消息后,為賈似道的軍事才能震驚,說那句名言“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
鄂州之戰后,賈似道也沒有同意蒙古歲幣的要求,雖然掩瞞議和真相有錯,但至少對史彌遠、韓仛胄時代給付歲幣強一百倍。
連當時的南宋官員、詩人劉克莊也贊“投袂而起,倍道疾馳,身先將士,蒙犯矢石。以袞衣黃鉞之貴,俯同士卒甘苦臥起者數月。汔能全累卵之孤城,掃如山之鐵騎,不世之功也。”看這段描寫,賈似道在戰場上,甚至能身先士卒的。
便是與賈似道為政敵的文天祥,亦贊嘆此役是“己未鄂州之戰何勇也”。
再說賈似道另一件沒干成的事,就是有名的公田法。
賈似道這個想法非常超前,而且知道南宋土地兼并嚴重,當時南宋戰爭頻繁,糧食需求極大,土地集中在權貴和地主手上,朝廷都收不到多少稅,推進公田法,和明朝的一條鞭,清朝的攤丁入戶,趙與芮的重丈田地幾乎是差不多的意思,就是想為朝廷增收,打擊地主。
為此,賈似道自己帶頭捐獻出浙西良田一萬畝作為公田。
就憑這條,你放后面幾百年都沒有人會這么干。
當然,他這么干嚴重得罪地主,自然也和王安石一樣干不成。
賈似道這要是遇到現在的皇帝趙與芮,有趙與芮刀把子開路,這事就絕對能干成,南宋估計還能多活幾年。
賈似道是個很有想法,很大膽的人。
正如趙與芮對他的觀察后說他,此時的賈似道除了沒殺過人,啥事都敢干。
你都敢弄全天下地主的田,還有啥事不也干
潼關地處金境,賈似道居然也敢去,趙與芮就知道他是可以好好培養的。
賈似道遇到昏君,或許會成為權臣奸臣,但是遇到趙與芮,以后也只有好好替趙與芮賣命的份。
趙與芮把賈似道送到潼關后沒幾天,就來到臨安造船廠。
臨安原本就是南宋造船業的中心,不但有官方船廠,也有大量私人船廠,趙與芮掌權后,把大量原來定海的船匠都被趙與芮遷移到這邊,使的臨安造船廠成為當世最大的造船廠。
在趙與芮之前,臨安造船廠按占地面積算,也是南宋最大的造船廠,船匠數也最多,但造的船卻不是最多的,質量還不如私人船廠的。
主要原因還是官方不夠重視工匠待遇,加上官員腐敗,自然什么都干不好。
趙與芮各種改制下,工匠們待遇上去了,臨安造船的產量質量也上去了。
在趙與芮改制前,臨安官辦船廠造的船種類太多,幾乎什么船都造。
主要包括海船遠洋船、淺海船,河船客貨混雜船、貨船、客船、綱船、家船、販米船、寺觀庵舍船只、糞船、漁船、撩河船,湖船御舟、湖舫、車船、釣魚船、漁船、瓜皮船、小腳船、采蓮船、放生船等。
趙與芮后來區分船廠,像臨安最大的船廠,只造海船,其他船都不造。有的船廠只造貨船,客船,也有的船廠只造綱船等。
然后大量的中小型船只交給私人船廠,官方主要造軍中和民用的大型船只。
此時的臨安第一造船廠,只造一千料以上大型船只,全廠有工匠兩千多戶,如果材料足夠,全力打造,年造船只最少三百艘以上。
因為趙與芮大全國各地都新建了不少船廠,加上目前海上沒什么壓力,所以在他過去幾年里,只保持每年全國新增五百艘千料大船,中小型船則隨時向私人船廠采購,基本保證一年新增一千艘船以上,同時淘汰一些老舊陳船。
這次他到臨安船廠,主要就是看三角帆的作用如何。
明朝鄭和下西洋時的寶船也只有四邊形的橫帆,所以鄭和下西洋路線基本都是沿著海岸線二十公里內走的,不敢去遠海。
此時的四角帆易于操作,風量大,順風時速度比較快,但反過來,一旦逆風,就要落帆,需要人力來輔助前進,不然會極慢。
趙與芮在寶慶四年就提出三角帆,船廠工匠們多番研究,最終造出了現在的三角帆。
等趙與芮到了岸邊,現場已經聚集了部份工匠和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