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部隊像宋軍一樣,守城墻的全在用箭別人守城都是用滾石擂木和火油。
隨著忽生孫的聲音,速不臺看向更遠處。
宋軍城頭密密麻麻全是人,而且人手一部弓。
有人往前瞄了瞄,嗖,一箭射完,直接后退,接著后面有人出來再射。
還有宋軍根本不瞄,直接往下拋射。
下面全是蒙軍,同樣密密麻麻,閉著眼隨便射一箭,都可能命中。
于是從速不臺方向看去,就看到宋軍城頭上,嗖嗖嗖,一波人射完轉身就走,后面又來換了波。
嗖嗖嗖,一波射完,轉身就走,后面又來了一波。
城頭宋軍周而復始,射個不停,城下蒙軍慘叫連連,各種倒地。
此時雙方已經打了兩刻鐘,蒙軍才豎起過兩部云梯。
其中一部剛豎起來,被宋軍一推就倒了。
沒辦法,下面不是實地,是溝渠,溝渠里面都是尸體,根本不穩。
第二部云梯豎到半,上面一片箭雨,拿梯的紛紛倒地,云梯就架到一半城墻。
后面陸續有漢軍沖上去,頂著箭雨再架起來。
接著有人開始往上爬。
但宋軍左右兩邊都有人射他們。
漢軍一手持盾也沒有用,防的了頭頂,防不了左右。
對面全是箭,從側面射,從頭頂射,爬上去一個掉一個。
當然,城下也有蒙軍和宋軍對射。
可想射死宋軍可不容易,宋軍全部札甲,露出的肩膀、前胸和頭部是防守最嚴實的部位。
除非射到宋軍臉上,不然可不容易對宋軍造成重創。
而且宋軍城上到處都是防箭棚,下雨天還能防雨。
蒙軍的拋射基本沒用,只能直射,要么靠運氣,要么看射術。
也就在這時,在蒙軍有云梯靠墻之后,從城中另上墻一波宋軍,約有七八百人。
這波宋軍基本都是長槍兵和刀盾兵,以防守蟻附的漢軍為主,此時城墻上的宋軍已經有近兩千人,可蒙古人沒有投石機,只能眼睜睜看著密密麻麻的宋軍在城頭隨意射殺他們。
“要壓制宋人城頭的箭。”速不臺這時沉聲道“讓契丹人和西夏人往前,集中所有弓箭手往前壓。”
前面蟻附靠漢軍,后面壓制宋人的箭,只能靠契丹和西夏人。
速不臺知道,不壓下宋人的箭雨,多少人都爬不上去。
但說是容易做來難,蒙軍又沒后金兵的楯車,契丹人和西夏人剛剛帶著箭進入到八十步內,城頭宋軍的神臂弓手對著他們就射。
宋軍專門有神臂弓手射蒙軍弓箭手和軍官。
神臂弓射程又遠又猛,中箭即透。
“上上上,往前壓。”蒙軍中各種大叫聲,有軍官背上的旗幟也舒展開,這是全力往前的意思。
這會西夏人也好,契丹人也好,甚至部份蒙古人也好,他們的都是馬背上的角弓,最大射程也就五六十步,撐死七十步,殺傷距離都在三四十步內,現在要和高達十幾米的大散關宋軍對射,最少也進入三十步內。
要想對宋軍遭成重要傷害,最少得進入二十步內。
想要重創披重甲的宋軍,甚至得進入十步十五步內。
騎弓和步弓的差距在這里,蒙軍的弓箭手只能往前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