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辦法,有些物資產出有限,不是你想打造多少就能打造多少。
這已經算是當世甚至未來幾百年最強的生產力了。
再看一百年后歐洲大英帝國的數據“1359年,英國總產量85萬支箭,2萬張弓、5萬根弓弦。”
百年后的歐洲英國,全年產量遠遠不如當時大宋一個省的十分之一。
宋朝四川一省產弓弩數十萬,箭數百萬支。
史書上這個數沒說多少,但至少超過二才能算數吧。
那肯定比英國強十倍以上。
這次趙與芮產出了新步弓,以后用箭更厲害,軍中戰斗力也會變的更強。
新步弓射程和神臂弓相似,射速還超過神臂弓,又省力,絕對是個大殺器。
趙與芮試完新步復合弓后,又讓現場軍中諸將輪流射了射,大伙一致好評,需要力氣很小,不費力,一場戰斗中,可以連續射上百箭都行。
當然,如果連續射上百箭,估計這弓直接就爆廢了。
副統制孟琛直接道“陛下可大造這新式步弓,配上神臂弓和步弓,簡直無敵。”
到時可以淘汰強弩,不用再造強弩。
強弩打造也困難,成本也高,關鍵射程和射速和這兩個沒法比。
趙與芮想了想,下令再分出一百工匠五百工人,每年產量先達到十萬具。
眾人很快離開廣場,趙與芮跟著劉福等官員們來到一條河邊。
河邊造了個比較大的水力車。
水力車邊上有個高高的棚房,里面人來人往,非常忙,看到皇帝過來,大伙紛紛停下手頭工作。
趙與芮在劉福的帶領下先看了看外圍,匠作局在河的南岸造了兩個中型水庫,專門蓄水用。
壩下就是棚房所在的位置,也是這邊試驗水力機床的地方。
沒錯,趙與芮的匠作局正在試著打造水力機床。
不是說趙與芮立刻就要打造火銃,按他現在的戰術,新式復合弓出來后,加上原有的裝備,足以吊打蒙古。
但水力機械能造出來,方便很多兵甲的打造。
現在匠作局在試造的有水力鉆床,水力鑄造沖壓機,目前都在試驗改善階段。
趙與芮先看到的是水力鉆床,機體以鐵梨木和生鐵打造,靠河處有巨大的石盤,這是發力的主要部件。
這石盤在沒有水力時,需要四頭牛才能拉著轉起來,所以趙與芮戲稱有四牛之力。
以每牛拉力四百公斤五百公斤算,需要一千六到兩千公斤拉力才能拉動。
而在機床上,裝了好幾個后世的金屬齒輪,齒輪之間,原本用鏈條是最好最省力的,但現在難造,只能暫時以牛皮代替,缺點就是力量不夠,效率低,損耗高。
這時劉福上來向觀看齒輪的趙與芮解釋。
齒輪用了百練精鋼,依然是灌模法,然后手工打磨,這個打磨會更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