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齒輪用的不多,但也不是很難。
一臺機械有六個齒輪,其中有兩對是大小不同的齒輪嵌齒輪,另一對要靠牛皮連起來。
說話間,劉福揮手示意上面放水。
隨著水力的作用,嗡嗡嗡,那巨大的石盤開始運轉,很快帶動了齒輪加速運動。
固定在砧臺上的鉆頭,開始在原地盤旋起來。
與此同時,以竹管連接到上面的降溫裝置,對下面噴起了水。
現場很多文武官員都是第一看到,非常稀奇,因為這是全自動的。
馬上有人問起來,這石盤怎么動的
鉆頭有什么用
劉福耐心的向人解釋,時不時要提一句,都是陛下的指點,咱們才造出來。
他也不是拍馬屁,確實很多都是趙與芮畫圖解釋后,他們才跟著試造。
“打個洞試試。”趙與芮這時笑道。
劉福立刻安排人拿了塊厚厚的鐵板。
接著在眾目睽睽下,那鉆頭撲哧一下鉆了進去,嗖嗖嗖,一會功夫就鉆了個洞。
“哇”四周一片驚訝,個個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
這可是大宋工業的一個巨大進步,不是說一定要應用在造火槍上,鉆床出來后,很多工具和裝備的打造都能節省人力物力。
劉福這時也說了優缺點,優點不用說,省力省人工,而且鉆頭大小可以更換,想鉆多少大的孔就用多大的鉆頭。
缺就是費鉆頭。
這會鉆頭也只能用到百煉精鋼,不像后世有碳化鎢和鈷等硬質合金。
這已經是目前最好的材料,就這樣鉆一個洞就得等會,要是連著鉆,很快就損耗了。
真要大批量干,每天鉆頭就能消耗不少。
好在以前的鉆頭用手工慢慢弄出來的,現在可以用水力機床來打造鉆頭。
“這叫水力機械。”這時趙與芮轉身對諸文武道“別看他現在只能鉆洞,換個部件和工作臺,還可以做其他事。”
說罷他帶著眾人走到另一邊。
這邊是差不多一臺水力機械,但上面的工作臺不一樣。
大伙看到一個更大的,但比較薄的齒輪,豎立在工作臺中間,有一半露在外面,中間兩側都是裝了齒輪。
河邊有人調整了水流方向。
隨著機械啟動,這齒輪開始中速盤旋起來。
這個速度是沒法和后世電力的比,但已經算是不錯。
有工匠拿來一塊木頭,緩緩推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