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最好的高度,側面的防御,上面的尖槍,步營的武器等,都經過改造。
最近匠作局又改造了步營的長槍,前面加了槍勾。
因為蒙軍在登馬車時,用長槍捅腳是宋軍常用的陰險招數。
但長槍捅腿腳也是要準頭的,后來有人想到,為什么不用騎兵用的長槍,有勾的那種,直接勾腳
于是宋軍立刻改進,在馬車陣后面的步營開始打造帶勾長槍,蒙軍再爬馬車,直接勾腳,非常方便。
這次匠作局在新馬車上面裝了鋼齒輪,以大小齒輪配對,可以帶起馬車車輪更快的轉動。
現在宋軍的馬車是越來越快了,承重也越來越多,唯一的問題還是車輪的使用度。
在橡膠沒有出來之前,長途的行軍,再遇到不好的路,需要路上不停的維修,甚至更換。
因為齒輪打造不易,要靠手工磨出來,趙與芮還是只打算用在炮營。
炮營的火炮炮座,運輸炮彈火藥的馬車優先配備。
當天上午,趙與芮帶著兒子在匠作局和火器局轉了一圈,看了很多新玩意,有些東西剛剛發明,還在改進中,短時間可能用不上,有些東西,可能很快就能裝備。
趙與芮還是老套路,現場對一些有創新發明的給予重獎,升官發田發獎金,工匠工人們歡呼雀躍,紛紛大叫陛下英明。
從匠作局到火器局出來,趙與芮又來到火器局西面另一個地方。
這是他在匠作局和火器局的臨時辦公用房,因為他每次出來,都會在這邊召見一些兩局官員議論工作或工藝事情。
今天這邊有兩個人在等著他。
一個是大宋人民的好朋友,大食商人蒲和里,另一個是泉州船舶司官員蒲壽庚。
寶慶六年初蒲和里親自進京,為蒲壽庚求官,趙與芮答應了。
當時還請蒲和里幫自己在大食和波斯等地尋工匠和技術人員,蒲和里這次就是過來交還任務的。
“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蒲壽庚看到皇帝趕緊跪下,但隱隱感覺皇帝眼光不友好。
他肯定不知道,趙與芮在想,要不要誅他全家,這個宋末有名的二五仔。
他以后沒機會出賣大宋了,趙與芮只能暗暗的提醒自己,然后回頭看看兒子小小趙祺,不行以后讓兒子們抄他家。
“蒲卿起來吧。”趙與芮客氣道,然后讓人賜座。
小趙祺也坐在父親身邊,用好奇的眼光打量著他們。
這兩年蒲壽庚占著有船舶司的官職,生意越做越大,和歷史上差不多,開始走上發達之路。
“陛下。”蒲壽庚當然知道自己的一切是怎么來的,二話不說從袖子里摸出個東西,先貢獻上去。
趙與芮身后內侍胡松上前接過,先打開后,再遞給趙與芮。
趙與芮拿在手上,感覺到那種熟悉的味道,這是來自波斯的瀝青,經過石油加工后得到。
八世紀時,新建的巴格達城已經用柏油來鋪道路,公元9世紀,人們在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庫開發油田來生產石油。
國外使用石油的紀錄這么早,而大宋是在趙與芮的看重下,才在軍中大量使用。
趙與芮記憶里國內有名的大慶、長慶、塔里木油田,都不在自己控制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