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用的三角帆海船,速度遠超以前,加上來的時候又是順風,五天時間就到了。
從蔡州出發到義州,加上中間休息時間,宋軍也就用了十二天。
后面到趙與芮指定的長春城還有一千里左右,可以先走陸路,再走海路,然后再走陸路,這樣用時比較快。
也可以全部走陸路。
宋軍是分兩波,部份輜重和大量的物資,都是直接從海州繞過高麗半島,全程海路到海叁威。
這段路程大概三千多里,全程在海上,宋軍的船需要十五到二十天左右。
然后再走陸路到長春城,約五百里。
李亮他們沒什么輜重,全是步騎。
所以李亮這營走的陸路。
全營加上部份家屬六百人不到,他們有近一千匹馬騾,十幾輛馬車,所有步兵都可以騎馬或騾。
當然,因為他們營中只有哨騎算騎兵,大部份馬都是運輸馬,不是戰馬。
他們從義州過鴨綠江,經后世通化,白山,敦化,每天走六七十里。
十幾天后終于來到趙與芮指定的長春城。
趙與芮隨手一指,長春城已經換了位置,到了后世的寧安市。
在李亮他們來之前,工部官員已經選好的城址。
就在牧丹江邊,和鏡泊峽谷相交錯的西北角建長春城。
設計中的長春城,北面就是牧丹江,與護城河連成一體,西面是鏡泊湖,兩個方向就是天然防線,城墻長達二十多里,人口預計為十年爭取五十萬人。
這邊氣溫也算不錯,全年平均氣溫是零下一度到十一度。
最低溫度大概在零下三度左右,最高氣溫在十二度左右,不是很冷,也不是會很熱。
這里在后世還有個比較有名的地方,就是寧古塔。
這是后世滿族的祖居地之一,漢晉為北沃沮之地,南北朝屬勿吉,隋初稱靺鞨。
李皇當天對皇帝說是蠻荒苦寒之地也沒錯,以前這里真是數里,甚至數十里無人煙。
東夏立國后,周邊人氣才聚集起來,大量野女真似的當地野人聚集到東夏旗下。
現在東夏被宋國平定,人口也全被宋軍抓起來集中到一起。
李亮他們當天就到了鏡泊湖東南的大青溝筑營,結果到了現場一看,現場人山人海,好多人在干活。
李亮跟著都頭和現場一個宋軍軍官見了面,雙方說了會話,李亮興沖沖的回來了。
“宋軍我軍半個月前攻克北\\京,活捉了蒲鮮萬奴,東夏國用不了多久,就得完蛋。”
這家伙當了大半年宋軍,還經常忘了改口,畢竟是當了二三十年的金人,一時間有點不適應。
東夏國主力已經被宋軍打殘了,還有一些小城鎮雖然還在抵抗,用不了多久也會被宋軍平定。
周勇、鄭有財他們都圍上來問情況。
李亮說宋軍沒強攻,就是圍著城,圍了幾個月,城中彈盡糧絕,就起了內亂,然后就破城了,城破后,東夏人抵抗很激烈,被殺了好多,最后宋軍收攏到六千降兵,數萬百姓。
這幾乎占了東夏人一半左右。
降兵們都不愿意跟著宋軍,但呂文德沒殺他們,以鐵鏈拷腳,逼他們建城。
此時鏡泊湖邊好多東夏百姓,有男有女,他們正在為建城準備材料,到各處挖運巨石,砍伐木頭。
還有人幫宋軍在蓋臨時房屋。
李亮他們到后,先為自己蓋房子,然后再參與屯田。
宋軍到后主要是屯田,然后空閑時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