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孟瑛就帶著近三萬援軍在四處游蕩,隨時會過來支援孟珙,必須得把這股宋軍打掉,或趕跑。
口溫不花之前也沒和宋軍交過手,大營里其他人說的議論紛紛時,他只是靜靜的聽著。
人群中阿勒赤最著急,這會他家屬被砍的事還沒傳出來,但他家屬失陷在城中是真,他是很想立刻打進城中的,所以他強烈要求再戰孟瑛。
因為諸將中,只有阿勒赤帶著蒙古本部精銳和孟瑛打過幾陣,且沒占到上風。
但阿勒赤不服,他覺的是自己兵力不夠,當時察合臺只給了他五千騎,對面有三萬多。
“宋軍約三萬騎,有一半是重騎,就是那種甲挺厚的,我砍了一個下馬,看對方身上的甲起碼有四五十斤重,近戰肉搏相當厲害還有一半輕騎,打法和咱們差不多兩股騎兵相互配合,混合著用,很難打的”
阿勒赤向口溫不花等人解釋自己為何打不退宋軍。
蒙古人西征時,遇到對重騎,也遇到過輕騎,都能輕易打掉。
曾經遇到重甲重騎,連馬也有甲的,他們就繞到敵軍后面,射馬屁鼓,射馬腿,敵軍紛紛墜馬,他們再上去收割。
但這招對宋軍無用。
宋軍也有輕騎,同樣騎射精銳,陣中也有不少黨項,吐蕃人,跟著宋軍練了六七年,不比蒙軍差多少。
塔思這時道,你為何不用我們擅長的戰術意指風箏戰術
阿勒赤說戰個毛啊,宋軍不吃這套。
兩軍相遇之后,宋軍通常緩緩往前逼近,且輕重騎都在交織在一起。
蒙軍若是率先發動攻擊,對面重騎立刻下馬,以步弓開始先射。
“對面三萬人馬,一半重騎,即相當于一半步弓,我軍五千還沒沖上去,就得被一萬五千步弓射幾波,你說這怎么打”
阿勒赤上次帶著五千人迎頭沖上,還沒接近五十步就被射了兩三輪箭,死傷慘重,接著宋軍輕騎迎上來,雙方開干,人數又比他多,這打不了啊。
蒙軍的風箏術在宋軍輕騎面前也沒啥用,雙方戰馬差不多,騎射蒙古略領先一點,戰術上蒙軍略有優勢,但雙方兵力差距太大,宋軍就是一路追,一路和蒙軍對射,宋軍損失略大,蒙軍兵少也損失不起。
所以阿勒赤認為,再給他兩萬騎兵精銳,打孟瑛就差不多了。
現場蒙軍一共十二萬,阿勒赤要兩萬,還得要精銳,意思是最好蒙古本部多一點。
口溫不花和察合臺等人面面相覷。
阿勒赤是跟著成吉思汗起家的老兄弟,雖然只是個千戶,但資歷還是不小。
這要求是答應不答應
“給我一萬五,我去打這股宋軍。”就在這時,邊上國王塔思沉聲道。
諸將紛紛側目。
塔思資歷小,但級別在那,家庭成份在那,人家是木華黎長孫,在場的誰不給他幾分面子。
原中興府守將納圖爾本來想開口,給我一萬,我去打,然后想想,好像太卷了,關鍵也怕打輸了。
察合臺略有煩燥的擾了擾頭,曾經西征時,不管對面有多少兵馬,蒙軍有多少兵馬,大伙從來懷疑大蒙古勇士的能力。
現在打個宋人騎兵,都得出兵上萬上萬了
當年他們和金人打時,幾千勇士都敢沖陣幾萬甚至十幾萬金人,現在和宋人打,還得以萬起步了
此時口溫不花正看向察合臺,似乎在用目光詢問他,到底派誰為將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