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宋軍中都有掃盲班,可以自愿去學,李亮據說現在已經識得一千多個字,官到副指揮,他鄭有財幾年時間才識得兩三百個字,官升副都頭,與李亮差了兩級,差距越來越大。
這次要不是跟著李亮抓了一大波野人,加上李亮舉薦,他都升不了副都頭。
這必須要識字啊。
現在鄭有財自己學不來,肯定要兒子去學。
等他回家,二話不說先把劉氏訓了頓,劉氏哪敢違丈夫的意,而且這次丈夫打算接她入營,她只好同意。
但現在有個問題,丈夫過來接他去海叁城的,兒子可以跟去海叁城,也可以留在蔡州,但留在蔡州就是兒子一個人在家,雖然可以住學校什么,習慣嗎
劉氏的意思是,讓兒子也跟去海叁城,那邊不是也有學識字的學堂嗎
“千萬別去那鬼地方,方圓百里看不到一個人,有也是野人。”鄭有財大罵。
他在長春和海叁城兩地是呆怕了。
“咱們五后就能回來,我已經去了一年多,我們再去住三年多就可以回家。”
“家中不是有斌在嗎,娃兒平時吃住在學堂,又不用我們操心,放假的時候,住到有斌家去。”
“我和有斌說好了,每年給他十二貫錢,在我們照顧娃兒。”
“這么多錢”劉氏又小氣了,頓時尖叫起來,不是說假期比較少嗎,一年給這么多
“你這什么混話,家中的田不要有斌幫忙照看嗎這點錢不多,咱現在是副都頭,副都頭知道不”鄭有財傲然道。
這點錢對鄭有財來真不多,特別是他們海叁城的,比其他地方的武官餉銀都高。
而且家中五十多畝田,都得靠鄭有斌來照顧,雖然鄭有斌只要雇傭些人幫忙,但也會很忙。
一般來說,像他們這種常年在外的武官,家中勞力沒有的,可以雇傭鄰居幫忙,然后分成。
比如一畝田田產兩石,鄰幫忙后可以得一石。
各地分成不同,蔡州這邊最少一半起。
沒辦法,你家中沒勞力,需要別人幫忙這是必須的。
鄭有斌還得幫他們養牛,他們家耕田用的牛又不能帶走,所以這一年十二貫真的不高。
劉氏被說服了,唯一就是怕想念娃兒,畢竟娃兒才九歲,就要和父母分開幾年。
但古代孩子都比較獨立點,這九歲的娃估計得相當于后世十三四歲以上,反正有鄭有斌照顧,還可以住在學校,肯定不差。
鄭有財最后道“你要想娃,到了海叁城再給俺生一個,特娘的,現在家中人口多有優惠你不知道”
朝廷鼓勵生育,鄭有財就想生個七八個。
“呸”劉氏紅著臉呸道,心中也是躍躍欲試。
鄭有財這時哈哈大笑,趕緊抱起婆娘往里屋走。
當天鄭有財和兒子婆娘都說好了,但第二天他又改變主意了。
次日鄭有財帶著兒子,李亮則陪著一個親戚家的孩子,兩兄弟去了當地街道衙門。
蔡州府城內據說被分了十幾個街道,街道有街長,歸屬州衙門管,街長副街長都是吏,基本是退役的軍士中選出來的。當目前都是受了輕傷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