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合臺等宋軍離開唆里迷城十幾里后,率隊又打了一波,試圖以以前的戰術對付野外的宋軍。
但宋軍靠著馬車陣和厚重的札甲,用箭和燧發槍又狠狠教訓了察合臺一次。
宋軍不管是滑輪弓,神臂弓,還是燧發槍,甚至普通步弓,射程都遠遠超過蒙軍的馬弓,蒙軍這種搔擾戰術在宋軍面前完全無用。
而且當天晚上駐營時,宋軍卻推出火炮遠程打擊蒙軍大營,蒙軍晚上幾乎要炸營,要不是察合臺有了準備,差點崩潰。
這么搞了下后,察合臺是拿宋軍完全沒辦法,他們可以白天騷擾宋軍,但宋軍可以晚上搔擾他們。
察合臺跟了宋軍兩天,毫無辦法,諸將也不得不承認干不過宋軍。
進入九月下旬,察合臺扭頭帶著全軍往哈剌合林方向撤。
此時他也遇到了回來的兒子合答海。
之前他派合答海去斷宋軍別失八里的補給錢,合答海去繞著別失八里轉圈,結果宋軍敢出來和他們打。
合答海果斷采用蒙軍常用的招數,將其部一分為二,先分一部引誘城中宋軍,然后詐敗往后逃,等宋軍追擊遠離別失八里城后再伏兵四起。
這招在歷史各大戰役中常常用到,明末農民軍用這套屢試不爽,還有更高級的,可以扔點財物在地上,追擊的官兵經常一哄而散的到處搶奪,然后農民軍一個反擊,官軍就大敗。
蒙軍在西征時也用過這樣的招數,顯然這招是他們的老套路。
不料宋軍不吃這套,城中宋軍和蒙軍打了陣,合答海率軍敗退,宋軍追出別失八里三里不到,紛紛折返。
合答海沒辦法,知道宋軍不上當。
此時察合臺也決定退兵,很快,合答海帶著部下灰溜溜與察合臺匯合。
九月下旬,察合臺做了無比痛苦的決定,帶領領地內所有能帶走的牧民往東北方向,避開宋軍。
他知道靠自己是不可能戰勝宋軍的,只能先避為上,同時北上支援漠北哈剌合林。
境內諸多牧民無法接受背井離鄉,到處都是痛哭聲。
牧民們無法帶走牛羊,為不留給宋軍,不得已紛紛殺死牛羊。
苦心建造的阿力麻里城,本來想一把火燒了不給宋軍,但察合臺終究舍不得,并且覺得將來等拔都回來可以重新奪回來。
此時他的領地并不是所有牧民們愿意離開,最終到九月下旬,察合臺帶走了四萬多戶,約十六七萬人,還有四十多萬匹大小戰馬。
另有兩萬多戶,七八萬人沒肯走,都繼續留在領地內,投降了宋軍。
察合臺舉族遷移的同時,沙德爾帶人逐步占據各地。
十月初占據葉密立,兵鋒已經接近謙謙州只有數百里。
謙謙州又叫謙州,欠欠州,欠州,地處謙河羅斯公國葉尼塞河上游上游流域。謙謙州原附屬于西遼和吉利吉思。
謙謙州是蒙古人以地名對他們的稱呼,禿八則是他們的自稱。
當地土地肥沃,適宜耕稼,夏種秋成,不必耘鋤,故除畜牧、狩獵以外,也有人經營粗放的農業,可以收獲粟、麥等谷物;又出產良鐵。
鐵木真死后,謙謙州和吉利吉思作為一塊領地由幼子拖雷及其妻唆魯禾帖尼繼承,他們常將屬下不適應蒙古風土的漢人徙居到這里。
蒙古軍攻金時,將四周俘虜來的工匠遷到這里,設立匠局,有的制作兵器和甲胄,有的“織綾羅錦綺”,還有屯田放牧。
這里是哈剌合林以外,蒙軍最大的工匠聚集地,后勤補給基地,也是西征時的重要補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