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只要打進謙州,往西或西北是窩闊臺和拔都領地,往東是拖雷的哈剌合林,宋軍這時可以把蒙軍一分為二,截斷拔都東歸的路線。
當然了,拔都東歸也可以不打謙州,直接繞過。
但如果哈剌合林也被宋軍占了,拔都肯定是要打謙州的。
時間回到元貞六年七月。
從去年十月開始,宋使多次跑往官山,與蒙軍商議繼續議和的事。
最終在今年四月,宋廷決定繼續和蒙議和,同時答應了蒙軍屈辱的條件,大宋朝與蒙古再議和五年,每年歲幣為二十萬,絹三十萬匹,絲綢五萬匹,白三十萬斤。
大宋皇帝趙與芮對窩闊臺自稱為弟,并親自到保州保定與窩闊臺簽定議和書。
大宋皇帝趙與芮愿意親自到蒙軍占據的保州面見窩闊臺,可見宋朝議和的決心的趙與芮的膽量。
蒙古這邊朝野嘩然,很多人直接提議,到時殺死趙與芮。
連賢相耶律楚材都向窩闊臺建議,如果你打算和宋朝簽定新的“澶淵之盟”,宋蒙百年友好,那么不能殺,如果大汗你打算攻滅宋國,一定要殺。
耶律楚材向來是不主張以兇兵利器治國的人,都提出殺,這讓窩闊臺十分糾結。
七月,窩闊臺來到大同,準備布署前往保州的事宜。
宋使趙珙于六月份傳遞了大宋皇帝趙與芮的行程,趙與芮從宋境臨清坐船出發,先到蒙境滄州,再從滄州經陸路,到河間,保州。
其中水路走兩天,陸路走五天。
趙與芮要求,帶宋軍兩千護駕,馬車一百輛。
窩闊臺一口答應。
此次宋軍深入蒙境四百多里,四周皆是蒙軍占據地盤,他連趙與芮要求的兩千兵馬都不答應,簡直顯的蒙古的無能。
七月初六,窩闊臺、耶律楚材等一眾蒙古貴族來到易州,這里距離保州只有幾十里路。
當天河北附近漢蒙諸將紛紛來到易州迎接。
現場也是將星云集,忽生孫、脫察剌、重喜、史天澤、史天安、劉黑馬、蕭乃臺、闊闊不、按札兒、扎必力、石興祖石天祿之子和嚴實、阿魯達等盡數到場。
這些人在歷史上都是滅宋的大功臣,也全部在史書上留下各種威名,可惜現在被宋軍壓制在河北,一直不能進入山東,目前也是相當憋屈的。
窩闊臺到后,史天澤向他匯報,請大汗看蒙軍的火炮演練。
窩闊臺大為驚喜,也非常震奮。
蒙軍當年在山東大敗之后,史天澤就回來學宋軍打造火炮,但一直質量奇差,打不遠不耐用。
經過近十幾年不停改進,蒙軍終于打造了可以實戰用的火炮。
當天窩闊臺帶諸蒙古貴族來到現場。
靶場上擺著幾門蒙古打造的火炮。
蒙古的火炮采用拼接式,即把鋼鐵打成片后,再卷起來成炮管,然后又拼接起來,外面鐵箍包裹固定,這基本就是明初的洪武大炮打造方式,也是最原始的火炮。
開始蒙古一直出問題,這種拼接不夠密封,鐵質較脆,容易炸膛等。
一直到改為鋼質之后,他們先解決了較脆的問題,然后又加厚炮口,降低炸膛機率,為了密封,鐵箍也增加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