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膛線有點難
如果說以前一分鐘只能兩槍三槍,那么現在一個熟練的槍手,一分鐘可以打四槍,甚至五槍。
趙與芮向兒子們講完后,有意打量兩個兒子,長子趙祺似乎沒什么興趣,趙祺喜歡打槍,但對這些槍如何制成,各零件有什么作用似乎沒多大興趣,反而九歲的趙禥一臉很認真,很有興趣的模樣,寧神聽著,也不知道他是真有興趣還是假裝的。
等趙與芮說完后,趙禥立刻的道“父皇,兒臣能看看這個雷貢火帽嗎”
“當然可以。”趙與芮遞給趙禥。
趙禥拿著在手把玩著,還是一副很有興趣的樣子。
趙祺在邊上左顧右盼,一會盯著邊上的新式燧發槍。
這是剛剛打造出來,裝了雷貢火帽的新槍,他看了幾眼,似乎想試試,但父親沒說話,他也沒敢動。
雷貢火帽剛研究出來的時,用的紙制,后來才發展成金屬制。
但趙與芮的大宋直接就是金屬制,它的樣式大概像后世的礦泉水瓶蓋。
金屬需要軟點的,所以歷史上都選擇用銅來制造,趙與芮面前的也是銅制火帽,大小比礦泉水瓶蓋小點,像指甲這么大,內部粘裝了雷酸貢。
“父皇,200克的撞擊力就能讓他點火了”年輕的趙禥這時問道。
“恩,一般都是在200400克左右。”趙與芮從邊上拿起一個小金屬棒,遞給趙禥。
趙禥愣了下,然后看看左手的火帽,右手的金屬棒,片刻后,把火帽放到桌上,拿起金屬棒對著火帽里面輕輕砸了下。
哧,火帽里頓時火四濺。
“哈哈,真的是。”趙禥表情又驚又喜,感覺非常新奇。
邊上唐波,章小石等幾個匠師官員們本來都想說,殿下真是聰慧,但唐波嘴張了下后,又閉了起來,因為他發現大皇子趙祺也在的,這馬屁不能亂拍。
看完火帽后,趙與芮拿起了改進后的新式燧發槍。
現在的燧發槍比以前輕了不少,因為沒有了藥池,點火率大增,啞火率達到二百分之一。
同時火藥的用量也少了,裝填步驟也少了一步。
整體性能可謂質的提升。
趙與芮拿著槍帶著兩個兒子又到了外面靶場,試了幾槍,都沒有啞火,非常滿意。
“現在一個熟練的槍手,多久能打一槍”趙與芮打完后問。
“回陛下,少了裝藥池的環節。”唐波道“可以節省好幾息時間,打的快的槍手,大概十幾息左右就能射一輪。”
現在熟練的宋軍基本能達到一分鐘四發,有厲害的甚至十二秒內能完成,達到一分鐘五發。
別小看裝藥池這步,挺耗時間的。
以前宋軍拿出定裝彈藥,先得捏住中部點火藥和引爆藥的線,然后打開藥池,小心倒下一部分,還得擔心倒多了,倒少了,看著標準線倒,然后再把余下的往槍膛里倒。
這個過程最少得五六秒鐘。
現在省了這個環節,一股腦兒往槍膛里灌就行,這也用不了多少時間。
灌進去,拿捅條捅,速度快的話,十秒內就能完成。
但是,趙與芮顯然還想更快。
如果不用灌進去拿捅條捅,豈不是更快
所以就需要膛線和子彈,以及后裝方式。
元貞四年趙與芮也提出了膛線和子彈的的概念,然后唐波提到有個叫許厲的匠人,也提到了后裝,當時趙與芮也是大喜,專門下令提升了許厲,從工匠提升為匠師,成為火器局部門主事,從六品官員,專門給他一批人,研究后裝及圓椎形子彈和炮彈。
當然,趙與芮也和許厲說了事后世的經驗,通常是按照逐步發展來的,因為以現在大宋的科技能力,并不能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