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壽庚看到中間標記了印渡洋幾個字,想問這洋問的由來,想想還是忍住了。
趙與芮也沒心思現在把印渡洋名字改了,隨他叫什么,以后有沒有印渡這國家都是個問題。
“你一直沿著海岸線走,盡量的靠近陸地,遇到有風暴可以及時的躲避。”
“這一路過去到處都是陸地。”
隨著趙與芮手指看去,從后世的印渡沿岸,到巴基,波斯,阿漫、野門、梭馬里、懇尼亞、躺桑尼亞,從亞洲到非洲,沿路全部可以沿著各國海岸線走,這能保證蒲壽庚的船隊隨時可以上岸補給和避讓風暴。
最后到好望角時,趙與芮提醒,好望角是比較危險的一個地方,那邊有個殺人浪,浪高十五到二十米,在冬季出現最多,加上當地極風引起的旋轉浪,組合起來能掀翻所有的船只。
所以你要算好時間,到達好望角時,一定要避開冬季,最好在夏季七八月份過去。
蒲壽庚靜靜的聽著,心中也是濤天的震驚,沒想到皇帝對數萬里外的海域都了解的清清楚楚。
可外面的公文中沒有詳細說明,也虧的他沒有沖動,先來臨安問一下。
蒲壽庚看完整個行程后,立馬就在心里決定走第二條路,第二條路沿路有七成行程都可以沿海岸線走,只有最后橫渡大西洋時有約一萬里。
“臣斗膽,還有個請求。”蒲壽庚最后又道。
趙與芮登基后有個重大的改制,千料以上的船只有官方船廠能造,民間可以訂購。
但蒲壽庚發現官方有種船,尖底帶三角帆,相當不錯,利于航海。
但官方不準民間造,民間船上都不帶三角帆。
蒲壽庚認為,想橫渡大洋,如果遇到逆風,現在的海船都會非常艱難,一定得有三角帆,而尖底船顯然更抗風浪。
趙與芮深深看了眼蒲壽庚,終于發現這家伙是個人才。
蒲壽庚居然能看出三角帆和尖底船的優勢。
“朕準了。”趙與芮沒有猶豫“你想要什么船,和泉州市舶司說,改造也好,打造新的也好,朕全力支持。”
“多謝陛下,多謝陛下。”蒲壽庚幾乎喜極而泣。
趙與芮感覺蒲壽庚成功率比較大,便留下他一起吃了個飯,這更讓蒲壽庚受寵若驚。
趙與芮示意他一路要記錄海圖,沿途登陸各地補給時,了解下當地的情況,尋橡膠的事不急于一時,一年兩年三年內都行,如果他跑成功,以后朝廷會派出船隊,沿他的路線前往巴西,將來朝廷要是占據巴西,可以分一大塊地給蒲家。
蒲壽庚聞言更是高興。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