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會歐洲人打仗套路就是這樣,雙方擺開陣型就打,基本沒啥戰術和技術含量,亨利二世還把弩兵放在兩翼最前,這也是他們僅有的遠程武器。
里格尼茨城是座大城,原本亨利二世可以守城的,但他偏要選擇野戰。
而戰場本身,是河流間一塊足夠大的曠野,非常適合進行騎兵野戰,蒙軍那邊輕騎在前面,后面帶著投石機,也就是他們后來稱之為回回炮的石炮,還有學自金國和宋軍的簡陋火器,最后面還有一波重騎兵。
雙方剛剛進入戰場,亨利那邊的牧師就開始祈禱,看的斡兒答和拜答兒等蒙古將領一愣一愣的。
這要有個穿越的人在現場,還生怕亨利二世那邊突然放個暴風雪之類的大技能。
等牧師祈禱完后,波藍聯軍的輕騎兵率先出戰。
蒙古人打仗還是老套路,中路騎兵先偽裝敗退,波藍輕騎長驅直入,蒙軍騎兵分兩邊掠向波藍騎兵兩翼,等雙方距離進入射程之后,噼里叭啦,蒙軍立刻射了起來。
這會別說波藍人,就是整個歐洲也沒騎射厲害的騎兵,歐洲人騎兵都是貼臉沖鋒的,誰像蒙古人這樣掠射。
波藍輕騎上去就遭重創,被蒙軍射的人仰馬翻,又追不到蒙軍。
亨利二世指揮水平也不行,這要看清蒙軍的戰術,現在找個地方守一守,打陣地戰或許還能打打,他見騎兵不行,立刻組織全部人馬,讓余下的步騎保持緊密的距離,然后一同往前逼近。
亨利二世也是歐洲人貫用的思路,全軍上前貼臉干。
這對面要是其他歐洲軍隊,肯定也是毫不猶豫,迎軍而上,下一刻雙方就能在中間肉搏撕殺了。
可蒙古人不講武德啊,他們還是先退,故意引透波藍聯軍。
聯軍陣形保持不錯,前后都緊密相連,蒙軍找不到可以切開的縫隙。
于在聯軍前進到一定距離后,蒙軍那邊的石炮和火器突然發射。
歐洲人還是第一次看到戰場上有人用火器。
蒙軍的火器相當簡陋,都是南宋以前用過,現在淘汰早不用的。
那是北宋武經總要中記載的駕設式火箭,以火箭和毒藥煙球為主,里面混合了石灰、火藥、巴豆、狼毒、瀝青、砒霜等物。
蒙古軍還順勢點燃了蘆葦和牛糞,加強有毒煙霧的攻擊效果。而蒙軍前排會事先準備濕面具和蘸水護具,所以受到的影響不大。
這些攻擊手段,都是和金宋交國時,蒙軍承受過的,初遇到會很驚慌,見多了也就知道沒什么殺傷力。
但可憐的波藍聯軍沒見過,很多人還以為是巫術,頓時全軍一片混亂。
蒙軍這時把重騎兵調到最前排,直接上去和對面騎兵肉搏,輕騎兵則繞道側后射殺對面沒有披甲的農民和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