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列堅沒有勸成拔都,拔都和歷史上一樣,帶走了十五萬人馬,還有近十幾萬的工匠和男女,一起回到伏而加河下游。
他在后世阿事特拉罕附近,開始建立他的薩萊城。
速不臺帶著另十五萬兵馬跟拔都沿著黑海北走了一段,然后折向南,和阿拉斯河的綽兒馬罕匯合。
這條路線更長,有三千多里。
但他沒有像拔都那樣帶著大量的工匠,所以全軍速度還是比較快,每天能行軍一兩百里,最快的時候能到三百里。
十一月初,速不臺的人馬終于來到阿拉斯河附近。
卻見對面是無邊無際的營帳,蒙軍在波斯的總指揮綽兒馬罕也正在集合兵馬,東歸打擊宋軍。
速不臺這時也得到一個消息,宋軍還派水師占據了波斯灣,并在附近收稅,綽兒馬罕現在都顧不到這股宋軍。
速不臺考慮了一下,也沒打算去打這股宋軍。
宋軍從海上來的,隨時可以從海上撤退。
他們要派兵去打宋軍,得南下四千多里,不知浪費多少時間。
十一月上旬,兩股蒙軍匯合,比拔都想像的還多,總計二十六萬蒙軍,沿著里海南岸,橫夸波斯往后世阿富漢去。
二十多萬蒙軍氣勢洶洶的東歸,但國內的情況比他們想像的還要糟。
此時宋蒙兩軍主要的戰場,包括山西河北遼東這片原金國區域,還有謙州附近的拖雷領地。
九月,闊端帶著七八萬人馬來到謙州,駐守謙州接應察合臺。
十月察合臺放棄了領地,帶著數萬人馬和好多牧民也來到謙州。
沒多久,窩闊臺領地也有人逃難到這邊,宋軍已經殺進窩闊臺領地了。
謙州城一時人滿為患,僅蒙軍就有十二三萬,加上人察合臺帶過來的逃難的牧民,和原本謙州的百姓,小小的謙州城超過二十萬人口。
這要和平時期問題也不大,補給也容易,牧民們就養著牛馬羊。
但為了逃難,察合臺的牧民們只帶出來戰馬,牛和羊,要么殺了,要么留給了宋軍。
謙州附近牧養的百姓也全部躲進了城,外面已經不敢牧放,那超過二十萬人的補給怎么辦
這會蒙古全國也就一百多萬人口吧,加上其他部族,山西河南遼東的漢人不算,將近六分之一的人口都在謙州附近。
來自窩闊臺領地的消息,那邊的牧民,有的往東謙州跑,因為聽說這里有大股蒙軍。
有的直接往西北拔都那邊跑,因為聽說拔都要率西征軍隊東歸了。
反正就是窩闊臺領地的牧民們也在逃難,甚至還有拔都領地的人往這邊來。
方圓上千里的牧民大部份都往謙州逃了,當地人口還在增加。
察合臺和闊端相當頭痛。
人口這么多,補給是個大問題。
十一月,東歸的蒙軍還在萬里之外的阿拉斯河剛匯合,宋軍在橫掃了窩闊臺領地之后,轉身往東,逼向謙州。
此時謙州蒙軍超過十三萬,來自拖雷,拔都,窩闊臺,察合臺四大領地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