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軍向來以戰養戰,西征時他們就地掠奪敵國村鎮,得到補給,加上歐洲的土木結構城堡比較好攻,補給從來不是問題。
現在他們回到自己的領地,幾百里看不到一個自己的牧民,他們無法靠掠奪得到補給,只能強攻宋軍駐守的城鎮。
綽兒馬罕這股兵馬多達二十六萬,對補給的要求和難度更大。
其中一大半是歐洲仆從軍,飲食習慣和原本的蒙軍也不同。
等他們看到可失哈兒城時,這些歐洲仆從軍也驚呆了。
畢竟在歐洲,像可失哈兒這樣的城鎮是很少見的。
不過他們要是知道,可失哈兒這樣的城鎮,在大宋連個縣城都不如時,不知道會如何著想。
一月中旬,二十六萬蒙軍團團包圍可失哈兒,開始攻城。
但綽兒馬罕和貴由回軍的目標不是為了攻破宋軍的小城,殺死宋人。
他們主要的目的是和其他蒙軍匯合,打掉宋軍主力。
進攻可失哈兒是為了補給問題。
綽兒馬罕一邊派人進攻可失哈兒,一邊讓哨騎跑向更遠處,尋找可以給二十多萬人補給的地方。
他做了兩手準備,一旦短期攻下不宋軍的城鎮,不能長時間耗在這,要果斷的率軍離去。
因為他二十多萬人馬帶的補給有限,不能和城中的宋軍耗。
蒙軍攻打可失哈兒三天無果,且死傷眾多。
綽兒馬罕沒辦法,當即立斷,率領大軍立刻扭頭就走,沿著西北往窩闊臺領地去,沒多久就來到葉密力去。
這段路程有兩千多里,蒙軍全軍提速,日行三四百里,沿路還遇到幾股僥幸躲過宋軍屠殺還在當地的牧民,結果直接被蒙軍自己人給搶了,美其名曰征用。
好不容易到了葉密力,卻發現也有宋軍占據著。
綽兒馬罕和貴由又組織人馬打了一波,結果當然也是無功慘敗,這邊的宋軍更多,比可失哈兒多多了,蒙軍沒辦法,準備從西繞過去。
繞道過葉密力有兩條路,最近的路是走東邊,可東邊是準噶爾盆地,小股的騎兵進去沒問題,蒙軍二十六萬人馬進去,吃喝就是個大問題。
所以蒙軍只能選擇西邊,從西邊繞要繞整個葉密力河,又多走好幾百里路。
好在這段路沿著河走,水源不缺,而且蒙古牧民們牧守時都會選擇在有水源的附近,所以蒙軍走這邊比走準噶爾盆地安全多了。
就這樣,綽兒馬罕和貴由的蒙軍又走了一次近兩千里的長途跋涉,好不容易在一月底時快接近謙州附近,終于遇到從北面方向來的其他蒙軍哨騎。
這時他們才知道謙州已經被宋軍攻占,蒙軍退向千里外西北方向的阿爾泰山區,并在聯系數千里外的拔都。
這股哨騎一直在找綽兒馬罕,看到綽兒馬罕和貴由也幾乎要哭了。
綽兒馬罕他們這會和乞丐流民差不多,他們一路走了上萬里路,爬山涉水,小心翼翼多次繞道來到謙州附近,全軍在路上沒有好好休養過,特別進入察合臺,窩闊臺領地之后,境內到處都有宋軍,每晚睡覺都怕被宋軍伏擊。
因為補給問題,他們殺了好多戰馬,陸續還有仆從軍跟不上他的腳步,甚至有人偷偷跑出去投降宋軍的。
他們從阿拉斯河出發時,擁有二十六萬大軍,而且剛剛西征得勝歸來,意氣風發,氣勢凌人,結果在察合臺和窩闊臺領地兩次攻城失利,軍隊士氣都遭到打擊,到謙州時,因為死傷和逃走等各種原因,全軍還有二十四萬左右,已經少了兩萬。
聽到阿爾泰山區附近還有七八萬蒙軍敗兵在那休整,綽兒馬罕和貴由的意見產生了分歧。
貴由想繞過謙州,繼續東歸,和父汗窩闊臺在山西附近匯合。
因為宋軍切斷了東西兩邊蒙軍的聯系,貴由他們好久沒收到東面蒙軍的信息,也不知道窩闊臺那邊究竟怎么樣了
綽兒馬罕原本也看不起宋人,但連續兩次攻城失利,他也感覺到宋軍的可怕,因此他強烈要求先和察合臺,闊端的人馬匯合,然后再去找拔都。
這樣蒙軍可以組成五六十萬人馬的超級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