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木管引信炮彈也終于出來了。
當年趙與芮向工匠們說了木管引信炮彈的原理,同樣,工匠們經過無數試驗后發現,引信的燃燒是最大的難點。
引信太快了,炮彈還沒出膛,就已經爆炸,引信太慢了,飛出去落地半天不爆炸,對方要是知道了,可以提前把炮彈移走,或避開。
現在新式引信出產了,工匠們也終于把他應用到炮彈上去。
趙與芮在現場看到了木托炮彈。
這個外型已經接近后世的圓椎炮彈。
下盤靠木托穩定飛行和增加射程。
唐波告訴趙與芮,以前守城用的三千斤重炮,最遠只能打到三里左右。
現在加上木托,可以打到五里,而且打的更準。
當然,他也有缺點的,就是打一發的時間變的更長。
接著趙與芮看到了木管引信炮彈。
炮彈里的引信根據射程遠近來確定長度,最長的就是守城三千斤重炮。
炮彈在空中要飛多少秒,就得安排多長的引信。
通常是落地后兩到三秒鐘爆炸。
火器局曾考慮落地一秒就爆。
但這玩意有誤差的,怕在半空沒落地前就爆。
最后他們上報趙與芮后,確定了延遲。
現在火炮是基本在落地兩到三秒左右爆炸。
這兩三秒時間,對面一般也反應不過來。
如果正好有誤差,提前一兩秒,也就會在落地的瞬息爆炸。
如果延遲三四秒,影響也不是很大。
趙與芮現場觀看了炮兵們打了幾炮,效果很不錯。
大宋的火炮威力也提升了一個檔次。
首先因為木托的穩定作用,宋軍火炮打的更遠,而且變的更準。
其次炮彈可以爆炸,威力遠遠超過以前。
炮彈比手雷大多了,像三千斤重炮的炮彈有幾十斤,打下去能炸一大片。
盡管受限于這個時代的技術,宋軍的三千斤重炮打下去后,爆炸范圍還是能達到二十步,當然,是中間的十步是殺傷力最大的,十步之外基本只能輕傷,或達到驚嚇的目的。
這對步兵和騎兵來說就是個大殺器,而且在海戰是特別有用,這個時代全是木制船,只要打中一炮,爆炸開來,對方就會受到重創。
看到木托炮彈加上木管引信炮彈的組合,趙與芮也相當興奮,宋軍以前的火炮只能起到輔助作用,但火炮是戰爭之神,現在這種炮彈出來后,就真正成為了大殺器。
下一步,就是等硝化甘油出來,再配上雷管,那就不需要引信。
此時他腦子里已經閃過后世椎形的炮彈。
到時他的炮彈直接可以改成椎形,落地撞擊之后就能爆炸。
炮彈距離現代化是越來越近了。
可以說不止炮彈,整個大宋在他手上,正逐步走向軍備現代化。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