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永不加賦
從火器局回到皇城,大宋的內閣成員們正在等趙與芮。
趙與芮一眼就看到了三位內閣秘書中的一個新人,李逢龍。
李逢龍是趙與芮心腹李宗勉的長子。
李宗勉生了兩個兒子,李逢龍,李順龍。
但他生兒子晚,魏了翁兒子都做到一省制置使的高位了,他兒子才進內閣秘書郎。
李宗勉去年致仕,李逢龍是地方知縣,趙與芮等李宗勉退休后,立刻把他兒子調來做內閣秘書郎,也算對心腹的嘉獎。
李宗勉算是他從龍功臣,肯定要優先照顧,李逢龍在內閣當幾年秘書,就能下放當知府,然后制置使,再回內閣任尚書,這樣地方和京師都擔任過要職,也能培養人。
此時所有當年跟著趙與芮起家的都算發達了,牛寶當年跟趙與芮時,兒子才幾歲,現在二十歲不到,也當了地方官。
趙與芮想到這里,趕緊迫不及待招呼大伙坐下。
“參見陛下。”眾人齊齊跪下施禮。
趙與芮這話一說完,簡直全場震動,魏了翁二話不說直接起身,再次跪下。
從元貞九年開始,朝廷叫永不蔭補加入大宋律法,設在律法首頁。
你們勛貴們不可能個個都有能力,有開國功臣的能力,但都占著重要的位置,大明能不亡嗎
趙與芮就是要斷絕世襲,廢除蔭補。
有時魏了翁也會想,將來陛下要是,換了太子上位,還會不會像陛下這樣禮賢下士,善待大伙。
趙與芮登基之后,就開始消弱制舉和蔭補兩樣。
今天趙與芮的主題就是“永不蔭補,和永不加賦。”
趙與芮解釋,大宋以后歷代皇帝,首先不能再開蔭補之路,這是對官員的。
現場一片歌頌之聲。
像后世明朝的勛貴,從開國到亡國都是,嚴重影響一個朝代的正常發展。
“官員世襲,容易產生門閥和世家,還有百年勛貴。”趙與芮苦口婆心的和大臣們說著利弊。
趙與芮先讓他們再次起來,然后勸道,你們的兒子們基本也現在都在朝廷當官,將來的孫子能不能當官,朕覺的不重要,一代管一代,你們管到兒子們也就算了,你們孫子的事,讓你們的兒子去管。
主要魏了翁以前在的時候,南宋也好,北宋也好,皇城里都沒有這樣和皇帝坐一起開會的。
趙與芮決定永不蔭補,以后斷了世襲關系戶這條。
有人就算心中想著,表面也不敢露出來。
趙與芮十幾年前就反對這條,誰敢表露想世襲的心態。
至于蔭補,當時他也做了改變,為蔭補設了很多限制,主要的目的還是打擊政敵,提拔自己人。
他只講了幾句,大伙就明白皇帝的意思。
現在十幾年過去了,自己人的兒子們都走上崗位,又還年輕,孫子大部份都沒出生。
如果朕以后哪個后代皇帝重開蔭補,和對百姓加賦,那就是昏君,天下百姓,和大宋軍將督撫們,可以共討之。
其次不能對加稅,這是對百姓的。
左邊要刻有永不蔭補,右邊刻有永不加賦。
上面橫批是官民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