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想想,他們的蔭補沒有,也完全可以接受。
接著趙與芮說到稅賦。
經過他十幾年皇帝的不斷改進,大宋的稅賦其實改了又改。
趙與芮改來改去,就是一個重點,在普通百姓身上少抽稅,在地主商人和官員和宗室身上動腦筋。
官員的收入稅是去年才開始實行,稅不高,大概二十抽一,都在官員們能承受的范圍,皇家宗室們是二十五抽一,比官員略低。
大宋的很多宗室其實混在相當差,比如趙與芮自己當皇帝前也是個普通百姓。
所以起稅都有標準,到達什么收入才會交稅。
比如官員們年收入要到達六百貫以上才會交稅。
這個收入基本相當于七品主要文官和武將以上。
宗室也是如此,收入不達標不需要交稅。
有些沒有收入的就按田產,房產來當標準。
比如田產達到一百畝以上的宗室,就得交稅。
經過這樣的改制,趙與芮慢慢把稅收重點從普通百姓身上轉移到地主商人和官員身上。
所以他從明年開始,固定了百姓的稅,讓后代皇帝們,永不加賦。
但為了跟上時代,趙與芮以前定的稅,比如田產達到幾百畝,要交多少糧,多少絹什么的,現在都改為比例。
你現在一畝三百斤,將來可能一畝五百斤,一千斤,所以稅糧不能以數量為準。
遇到天災人禍,如果失收,也不能逼著百姓上繳。
現在的稅賦全部以比例。
比如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等等。
凡糧之外的絹,柴、錢,羊,牛物等,俱根據當年的物價折成糧的比例。
真正繳稅時,百姓們也可以輸物,也可以輸糧,也可以輸錢。
這樣設定了比例和物價對比之后,朝廷可以永不加賦,但根據不同時期的物價,收上的稅也肯定不同。
為了防止后代皇帝隨意更改趙與芮的決定,趙與芮要求明年開始,天下的衙門包括各地駐軍大營,都得刻上這八個字。
朝廷還會下文書通報各地督撫總督、制置使們,包括各地駐軍大將。
以后哪個皇帝敢破壞這八個字的規定,各地督撫可以起兵討之。
魏了翁剛剛就是被最后這句話震驚到了。
接著趙與芮又現場道“朕已經讓皇城司,情報司把這八個軍寫入相當規定之中。”
“凡以后朝中有大臣敢向皇帝建議,重啟蔭補和加稅,皇城司和情報司,可以直接當庭擊殺,以為大功。”
簡單來說,這以后是皇祖明訓,將來朝中有大臣重啟,可以直接擊殺,皇帝重啟,可以直接廢掉。
雖然趙與芮手段又狠,但將來的皇城司和臣工們能不能做到,那是另一回事。
但不管怎么樣,后代皇帝有了這條祖訓在前面,總會忌憚幾分。
現場部份內閣官員可能覺得不以為然,將來的事,誰也不知道,將來的官員未必能遵守趙與芮現在的規定,將來的皇城司,也未必敢做這樣的事。
但魏了翁知道,趙與芮將來要擴大殖民,在外面分封督撫,以后大宋的皇帝要敢這么做,海外的督撫們就可以名正言順的起來獨立造反了。
當天議完這件事后,趙與芮又和內閣們商量了一下渤泥地區的督撫人選。